“走出去”企业在设计其全球投资结构(层级)时,税务需要主要考量因素主要包括有:双边税收协定、境外税收抵免、受控外国公司规定、资本弱化、转让定价和反避税等方面。
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外籍员工的努力,很多外籍员工追随公司多年,有的甚至超过10年,比大多数中方员工在海外的时间还长,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国情各异,公司属地化管理实行“一国一策”...
当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不确定性增加,市场竞争加剧,但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以及改善民生刚性要求,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房建业务仍存在较大需求。
新冠疫情引发了国际投资协定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的再思考,投资协定在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对东道国监管权的维护,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更是在酝酿着着体系化、整体化的变革。
今年以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投资并购市场呈现“三降三升”的新特征。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将持续加大,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中长期来看,中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将更广更深地参与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调整。‘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是中企成长为全球领先企业的必经之路,因此走出去仍将是未来更多...
截至2019年底,中国参与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气候投融资项目超过160个,其中主要包括清洁交通类和清洁能源类项目。通过对项目的梳理,从项目类别划分,中国参与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气候投融资项目涉...
近年来境外项目安全形势总体保持了稳定向好的趋势,但疫情环境下境外铁路项目建设和运营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在安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六个方面问题。
本报告旨在通过分析疫情过后经济“新常态”的特点,海外国家外商投资政策的变化及其对中企海外投资的影响,展望未来中企“走出去”的五大发展趋势,从而帮助中企更好地应对全球经济新局面,把握契机,...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诚信合规的大环境不尽理想,中国企业在当地开展业务很难“独善其身”,加之中国企业合规体系建设总体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面临较大合规风险。
短期来看,应对疫情和油价低迷的挑战,油气企业应该首先保证生存并适应这一新常态,适时蓄积能量,积极探索业务转型与新技术的部署,为中期可能到来的市场复苏做好准备,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取优...
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等将会重新布局,东南亚、非洲国家或将加大工业建设和各类园区建设,这些都为中国建筑材料产品和产业“走出去”提供了潜在的机遇,从而可能带动相关房建业务发展。
根据2019年4月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基础设施2018年PPI投资分析报告》,2018年,全球范围内中低收入国家私人参与基础设施(PPI)项目的总投资额为901亿美元,比2017年减少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