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发展情况
德国《商报》网站4月23日报道,德国越来越多初创企业参与人工智能研发,但是这些企业一般规模较小,且缺乏资金支持。
据统计,目前德国共有214家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数量比上一年增长了62%,但是对于一个人口超过八千万的工业国家而言,这个数量还是太少了。人工智能的风潮已经流行很久了。德国初创企业服务商TUM的“人工智能应用”项目负责人利博尔(Andreas Liebl)表示,实际上很多初创企业都声称与人工智能相关,但大多数都主要出于市场营销目的。定义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并不简单,因为人工智能并不是实实在在的产品,而是一种技术,一种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技术。上述214家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是一个由专家和投资者组成的专业评判团队确定并挑选出来的。
过去十年,德国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共获得12亿欧元的风险投资。稍作比较,就可看出这个数字少得可怜:中国的一家致力于面部识别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商汤科技(SenseTime)仅在2017年一年中就收获了21亿美元的投资,投资方包括中国的风险投资人、阿里巴巴和高通。商汤科技的员工数量超过2000人。但是,在德国员工数量超过百人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仅占总数的4%。
但是另一方面,德国的科研界很早就开始触及人工智能这个课题。Skopus数据库去年12月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欧洲发表的关于人工智能的科学论文数量还是最多的。2017年,欧洲发表相关论文17000篇,中美两国的数量分别为15000篇和10000篇。
利博尔表示,“德国在人工智能的技术方面还是有优势的,但是我们目前面临着两大困难。”一方面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初创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缺少资金、数据以及发展的雄心。利博尔认为,“很多初创企业创始人都没有大的格局”。这些企业大多聚焦德国国内市场,主要关注解决一些小问题。如此一来,也许可以产生稳定的经营模式,但是无法创造新的平台或基础设施。另一方面是,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创始人很少有工业背景。利博尔认为,“我们需要那些知道如何真正运用人工智能的人才”。直至目前,仅5%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活跃在制造业和工业领域,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参与度约9.3%。
值得关注的是,德国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大多设立在柏林和慕尼黑,其比例分别高达40.2%和26.6%,传统的工业重镇却遭受冷遇。利博尔表示,“初创企业集中选择柏林和慕尼黑恰恰说明,德国很多地区都无法提供有吸引力的投资框架条件,也并未真正意识到人工智能作为未来科技的重要性。”
此外,德国的大企业比如西门子和奥迪也更倾向于将眼光投向美国硅谷,而非投资德国本国的初创企业。这些大企业的专业技术部门与新成立的小公司合作往往更容易出现问题。如此一来,德国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就很难找到客户,也无法将其产品推向市场,从而导致他们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下降,成长动力更加不足——从而陷入了恶性循环。利博尔认为,政府应该给予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更多支持,营造宽松、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有力推动德国人工智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