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近日谈到,2020年,中国企业在东盟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611.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40.0亿美元。按新签合同额计,印尼、泰国、菲律宾为中国在东盟前三大工程承包市场。
许宁宁谈到,应对新常态,开发新业态,探索新模式,是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发展的活力所在。应积极落实《中国—东盟关于建立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倡议》;支持《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共同推动构建中国...
中资企业走进东盟,与东盟企业合作,需要考虑自身的短期利益,更需要考虑长期的发展利益,从长计议,行稳致远,不能只图一时之利。建议当前中国企业多支持东盟国家抗疫,将会为疫情结束后开发东盟国家...
日前,以“筑梦起航·携手共赢”为主题的天津市优联集团“一带一路”文旅产业国际合作项目柬埔寨七星海城市全面布局国际“政产学研”基地“云签约”仪式在柬埔寨七星海、天津、广西桂林三地举行。
许宁宁表示,RCEP各国贸易投资关系密切,体现产业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潜力大。疫情给各国经济带来重大冲击,同时也带来了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机遇。
柬埔寨在农业领域具有向中国和其他国家出口的潜力。与此同时,尽管一些服装工厂已经关闭,但仍有许多工厂发展业务需要更多的运输公司,而且未来柬中自贸协定正式执行后,对物流运输的需求将更大。
大多数“一带一路”项目坚持不停工不裁员,持续推进,一批新项目顺利启动,为全球经济寒冬注入了一股暖流,为各国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在光伏、风电、水电、热能等领域已与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开展了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额每年均维持在20亿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