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中国与东盟及其国家经济合作

发布日期:2021-02-18 09:18:47来源: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作者:
中资企业走进东盟,与东盟企业合作,需要考虑自身的短期利益,更需要考虑长期的发展利益,从长计议,行稳致远,不能只图一时之利。建议当前中国企业多支持东盟国家抗疫,将会为疫情结束后开发东盟国家商机构建更加有利的条件。

近日,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综述了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双边经济合作。

中国与东盟国家比邻而居,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互为重要的投资合作伙伴。

2020年,东盟历史性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19年,中国—东盟贸易增长9.2%,东盟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而在2019年前东盟连续9年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近两年两大步东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2020年,中国对东盟全行业直接投资143.6亿美元,同比增长52.1%,其中前三大投资目的国为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

2020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8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增长18.3%,占同期总额的16.2%,较上年提升2.6个百分点,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尼、越南、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阿联酋、哈萨克斯坦和以色列等国家,其中东盟国家居前七位。

2020年,东盟对华实际投资金额为79.5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前三大投资来源国为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

2020年,中国企业在东盟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611.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40.0亿美元。按新签合同额计,印尼、泰国、菲律宾为中国在东盟前三大工程承包市场。

东盟由10个成员国组成,即: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1、文莱

2020年1-11月,中文双边贸易额17.2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04.1%。中国在文莱最大投资项目——恒逸石化大摩拉岛综合炼化项目(简称“大摩拉岛项目”)是中文两国旗舰合作项目之一,也是文莱近年来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项目,由中国浙江恒逸集团与文莱政府联合设立的合资企业——恒逸实业(文莱)有限公司运营。自2019年11月投入运营以来,项目在平稳运行的同时,有效拉动下游产业投资,带动就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尽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原油及衍生品市场大幅波动,市场需求低迷,但大摩拉岛项目仍保持较强盈利能力。2020年,文莱克服疫情挑战,前两个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实现2.4%和2.8%的逆势增长。文莱经济规划局2020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大摩拉岛项目一期对文莱GDP的贡献率超过5%。中国建筑工程公司参建的奥马尔·赛福鼎苏丹大桥2020年建成通车使用,为文莱疫情防控、便利人民工作生活发挥了作用。华为文莱公司2020年“未来种子计划”实施,务实推进人才本地化,助力文莱数字经济委员会公布的《数字经济总体规划2025》实现。

2、柬埔寨

2020年1月至11月,中国对柬埔寨直接投资达8.6亿美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70%。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两国仍开展多个重要的投资项目。中国的投资资金主要流入柬建筑业、纺织服装业、生产电力设备业、电子业、农业等领域。2020年中柬自贸协定正式签署。

2020年,由中国路桥投资建设的金港高速公路项目在战疫中顺利推进,中国华电柬埔寨额勒赛水电站持续造福民生,中国重型机械总公司将兴建的达岱河上游水电站获批等,都为柬埔寨疫后复苏注入新的动力。

3、印尼

2020年,中国继续稳居印尼最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投资来源国地位。“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雅万高铁建设克服征地、迁改、疫情等各种挑战稳步推进,先后实现一系列重大节点目标,取得重要实质性进展。中国企业参与的印尼“区域综合经济走廊”取得早期收获。两国工业化、数字经济、生物制药、科技扶贫等新领域合作方兴未艾。

2021年1月中旬,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北苏门答腊与印尼对华合作牵头人、统筹部长卢胡特会谈。会谈前双方共同见证签署了《关于中国和印尼“两国双园”项目合作备忘录》,推动“两国双园”等重大项目取得实质进展。中国-印尼“两国双园”项目首期启动区规划12平方公里。中方以福州元洪投资区为核心载体,印尼方以三林集团民丹工业园、阿维尔纳工业园、巴塘工业园为主体。双方围绕海洋经济、食品制造业、建材业、能源经济、航空运维服务业、电子产业等,搭建产业互联、设施互通、政策互惠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平台和投资贸易绿色通道。

4、老挝

2020年,中方对老投资逆势上扬,前10个月达11.63亿美元、同比增长逾20%;一大批中老合作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万象-万荣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中老铁路隧道全线贯通、铺轨过半、综合开发提上日程,双方合作建设的老挝第一家现代化炼油厂投产,双方积极商谈合作建设主干电网,全面落实“援老八大工程”,同步实施援老减贫示范合作项目……

5、马来西亚

2020年,中国与马来西亚经贸合作逆势上扬,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双边贸易、互利投资双双实现正增长,充分彰显了两国合作的互补性和生命力。中国连续第12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有望连续5年成为马来西亚制造业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中马“一带一路”合作旗舰项目东海岸铁路建设项目重启。

6、缅甸

2020年伊始,习近平主席应邀对缅甸进行了历史性访问,此访取得历史性成果。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共同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开启中缅关系新时代,推动中缅经济走廊从概念规划转入实质性建设。2020年中缅双方积极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推进务实合作走深走实,中缅经济走廊的皎漂经济特区深水港项目、仰光新城工业园及配套项目、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这三端支撑等重大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在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候,关系中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中缅必要人员往来也未彻底中断。2020年5月中缅双方建立必要人员往来“快捷通道”,这是我与周边邻国第一条,全球第三条快捷通道。单周入缅人数从最初的11人增长到高峰期200余人,审批时间从最初3周以上逐步缩短到1周以内。截至2020年12月,已有2000余名在缅项目亟需的中方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快捷通道”经特批入缅,涉及电力、通信、纺织制衣、矿业、金融等领域,涵盖央企、地方国企与民企,这些疫情之下的“逆行者”有力地保障了中缅合作项目施工建设及安全运营。中国能建、中技伟能联合体投资承建、位于仰光的总计约90万千瓦的快装发电站于疫情期间并网发电,得到缅政府对中资企业排除万难、尽力履约的高度肯定,有力地缓解了缅旱季用电紧张局面,也为缅统筹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提供了充足电力保障。

2021年2月1日以来,缅甸政局突变,当前中资企业在缅经营面对重大考验。

7、菲律宾

在菲中资企业勇当复工复产“领头羊”,他们从未因疫情离弃菲,反而加快与菲合作的步伐,中方参与的“大建特建”项目稳中有进。2020年前11个月,中国对菲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了263%,多个大型投资项目还在加紧推进,包括预计分别投资70亿美元和35亿美元的中国电信在菲电信三牌项目和重庆攀华综合钢厂项目。在菲中资企业多措并举确保员工“零感染”,为菲提供的就业岗位不降反增。据不完全统计,在菲中资企业已为菲提供接近10万个工作岗位,为数万个菲家庭撑起安稳生活的保护伞。

菲律宾人民币清算银行启动。2021年1月16日,由中国银行马尼拉分行经营的菲律宾人民币清算银行正式开业。菲律宾是东南亚人民币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2020年6月,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网络数据显示,菲律宾人民币结算量增长率居该区域第一,领先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家。2020年菲律宾人民币结算总量为4470亿元,同比2019年的1910亿元增长133.8%。菲律宾人民币清算行可以直接接入在中国人民银行监督、管理和指导下运行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系统),处理汇款需经过的跨境账户少,中间费用低,方便在菲企业和个人更加高效优惠使用人民币,有利于推动中菲贸易投资中更多使用本币结算,促进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此外,通过深化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菲律宾人民币清算行将发挥良好示范效应,带动更多本地银行开展人民币汇款、兑换、结算等业务,为共建菲律宾人民币市场发挥积极作用。

8、新加坡

2020年是中新建交30周年,两国关系保持强劲发展势头。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苏州工业园、深圳智慧城市、广州知识城等重点合作项目继续顺利推进。连接中新的“陆海新通道”为在疫情中保障两国供应链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加坡抗疫关键时刻,重庆的水果和其他食品物资通过“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冷链物流运到新加坡,成为双方保障供应链努力的一个缩影。截至2020年5月,国际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开行1892班,运输9.5万标箱,累计货值123.3亿元。“陆海新通道”正在成为连接“一带”与“一路”、提升区域联通的重要枢纽。

尽管疫情给经贸项目合作带来不少制约,但中新投资合作“逆势上扬”,展现了较强韧性。2020年,在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中和东盟国家对华实际投资中,新加坡都位于第一位。新加坡为了满足复工复产人员往来需要,中新两国经过密集磋商,于6月初正式开启了“快捷通道”。新加坡成为东盟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快捷通道”的国家,“快捷通道”也成为疫情形势下两国保障务实合作的代名词。

2020年6月,新加坡与深圳签署八份谅解备忘录,推动两地成为推动本区域数码经济发展的“共同引擎”,为新深智慧城市合作迈出重要一步。

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新加坡宣布启动中新自贸协定升级后续谈判。双方将基于负面清单模式开展自贸协定项下服务和投资自由化相关后续谈判,以期进一步提升两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此举释放了两国通过加强经贸合作深化互利关系、共同应对挑战、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信号。

9、泰国

2020年,中泰双边贸易逆势增长7.5%;在东盟十个国家对华实际投资中泰国位于第二位;泰国是中国在东盟前三大工程承包市场中的第二位。前三季度中国申请泰国投资促进项目129个,对泰投资达212亿泰铢,双方成功签署铁路合作2-3合同,在5G、电商、疫苗等领域合作不断提速。

10、越南

2020年,中越经贸合作逆势增长,充分体现了双方坚实的合作基础和发展潜力。中国—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其中越南是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2020年,中国与越南贸易额近2000亿美元,逆势增长18.7%,占同期中国—东盟贸易总额近30%。中国继续是越南最大贸易伙伴、最大进口市场和第二大出口市场;越南成为中国第6大贸易伙伴(排位上升了2位)、中国第8大进口市场和第5大出口市场。中越贸易增长的主要行业是加工制造业产品(370.7亿美元,增长20.06%)和建材产品(31.2亿美元,增长104.09%)等。

2020年,中国在越南投资额达24.6亿美元,虽然同比下降了40%,但仍然在越南投资的112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前三位。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对越投资居越外来投资的第七位,在越南各省都有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沿海省份以及人口稠密、劳动力多、基础设施良好、货物进出口便捷、两国来往方便的城市。近年来,中国企业对越南的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订单转移性质,以规避有的发达国家的对华贸易壁垒。

2020年12月12日,京津冀地区首列正式开行的“中国—东盟多式联运国际班列”从河北保定京津保国际智慧港发车,沿京广、沪昆铁路到达昆明,经云南自贸区红河片区,在中国河口口岸出境,入境越南老街口岸,线路全长约5000多公里,全程运行80小时左右,比公路货车运输少了近30小时。

2021年1月15日,首班从越南始发的中欧班列(郑州)共搭载23组集装箱抵达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这标志着中欧班列(郑州)越南河内—德国汉堡的过境中转班列顺利开通。此次发车的班列货物种类主要包括越南电子类产品,总货重178.2吨,总货值797万美元。

企业走进东盟发展的有关建议

1、中资企业走进东盟,与东盟企业合作,需要考虑自身的短期利益,更需要考虑长期的发展利益,从长计议,行稳致远,不能只图一时之利。建议当前中国企业多支持东盟国家抗疫,将会为疫情结束后开发东盟国家商机构建更加有利的条件。

2、加强走进东盟的可行性研究,了解其经济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投资环境、与中国关系。

选择投资落户的国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东盟由10个国家分别有不同的情况,中国企业选择在东盟国家投资需要综合考虑一系列因素,包括:政局社会稳定情况,该国的产业结构及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用工政策、劳工薪资水平、劳动力素质、厂租费用、基础设施条件、所在国市场容量、是否享有一些发达国家予以的贸易优惠政策、与他国实施自由贸易协议情况,以及与中国关系、当地对华民意基础等。

3、可借助使馆、当地行业协会和银行,找准合作伙伴。

4、遵纪守法,合规经营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

5、利用好可靠的专业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

6、实施本土化经营。

7、入乡随俗,顾及当地民众心态,惠及当地民生。

8、配套走出去,抱团发展,不要自相残杀。

9、与当地媒体、非政府组织、行业协会等搞好关系。

10、2021年是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年。积极参与和推进抗疫、扩大贸易投资、加大互联互通、发展数字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减贫、劳动力技能提高、建设基础设施、农业开发、产业结构升级等领域更紧密的合作,并在构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中体现企业作为,加强双方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科技创新等合作。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