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伊签署25年全面合作协议 为未来合作提供宏观框架

发布日期:2021-03-30 14:11:50来源:凤凰卫视、上观新闻等作者:
协议涵盖政治、战略及经济等范畴,聚焦能源、基础设施、制造、技术等领域的合作。

当地时间2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对伊朗展开正式访问,与伊朗总统鲁哈尼、外长扎里夫等举行会谈,并签署了《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哈提卜扎德日前接受凤凰卫视记者的独家专访时曾表示,伊朗对王毅此次访问非常欢迎和重视,相信此次访问将进一步促进中伊两国关系的发展。

中伊签署25年全面合作协议

当天,伊朗外交部政研所举办了中伊两国友好关系历史文献展,展览呈现了中伊建交以来的重要图片和历史文献,以此纪念中伊建交50周年,王毅与伊朗外长扎里夫一起参观了展览。

与伊朗总统鲁哈尼见面时,王毅向对方转达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切问候及新春祝愿。王毅表示,今年是两国建交50周年,双方当天签署的全面合作计划,将为推进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出整体规划。

王毅说,无论过去、现在及将来,中方都反对外界对伊朗施加无理单边制裁。任何单边制裁都违反国际法,特别是基于谎言及虚假信息出台的制裁,更是对人类良知的挑衅,丧失道德,不得人心。

王毅指出,现在是时候认真反思外部干涉给地区形势造成的恶果,携手探寻维护地区长治久安的有效途径。

鲁哈尼则表示,伊朗各界都视中国为伊朗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伊方希望与中方加强抗疫合作,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推进反恐合作。

而针对伊核协议与制裁问题,鲁哈尼指出,美国恢复履行伊核协议不应有任何前提,并应首先采取行动。王毅表示,伊核协议不是旋转门,不能想离就离、想回就回,美方应该反思自己对相关国家造成的损失。

王毅当天稍早前与伊朗外长扎里夫举行了会谈,双方就双边关系、地区及国际合作交换了看法。两人会后签署了《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加强两国的全面战略合作。报道指,协议涵盖政治、战略及经济等范畴,聚焦能源、基础设施、制造、技术等领域的合作。

据伊通社报道,鲁哈尼对中伊全面合作计划的完成表示满意,强调了两国之间的密切磋商,以期促进长期战略合作。王毅在谈到两国历史悠久的友好关系时强调了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进行合作的重要性,并对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综合方案的敲定表示满意。王毅还表示,中国和伊朗的关系不会受到当前条件的影响,而是永久的和具有战略意义的。

王毅当天还会见了伊朗最高领袖顾问、前议长拉里贾尼,就共同关心的两国关系以及地区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采访结束后,拉里贾尼对这次访问表示肯定。

外交部:中伊签署全面合作计划,为未来合作提供宏观框架

3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3月27日,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访问伊朗期间,同伊朗外长扎里夫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全面合作计划》。能否请发言人介绍这份计划的相关情况?

赵立坚表示,2016年1月,中国和伊朗就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表联合声明,双方同意达成一份全面合作计划。经过沟通商谈,不久前,双方就全面合作计划内容达成一致。3月27日,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应邀对伊朗进行正式访问期间,同伊朗外长扎里夫共同签署了中伊全面合作计划。该计划重点是挖掘两国在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潜力,规划长远合作前景和路径,不包括量化的具体合同或指标,不针对任何第三方,相信这将为中伊未来合作提供宏观的框架。


怎么解读?

有评论称,这是伊朗首次与外国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为伊朗经济雪中送炭。也有一些人戴着有色眼镜,炒作“中国与伙伴抱团取暖”“受美制裁的国家找到共同事业”云云。

分析人士指出,给中国与他国的正常交往套上地缘博弈公式、或“对号入座”到对立面,未免狭隘。中伊签署合作协议,固然标志着两国关系提质升级,但更应放在中国外长中东六国行、中国中东整体战略中去观察。

抱团取暖?

今年是中伊建交50周年,眼下正值伊朗新年诺鲁兹节,中国外长此访备受关注。不过,在王毅为期两天的多项议程中,最受瞩目的还是两国外长27日共同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28日,多家外媒都在较为醒目的位置报道了这则消息,并援引伊方表述,突出几大要点。

其一,它是一份完整的路线图,包含战略政治、经济条款等多个层面,从能源、高科技到军事以及海事项目等。其二,经济是这份文件的主轴,其中包括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能源和基建领域互惠投资等,特别关注两国私营企业。其三,它发生在伊朗和中国都受到美国制裁的背景下。

有评论称,对于正在经历艰难的伊朗而言,这份协议无异于是雪中送炭。自美国2018年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以来,伊朗正在努力证明其经济对数十年制裁的韧性。中国对于伊朗急需大量投资来重建其设施的石油工业来说尤为重要,这项协议将打击美国试图从经济上孤立伊朗的努力。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与伊朗的贸易一直稳步增长。过去10年,中国一直是伊朗最重要的商业伙伴。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对德黑兰再施制裁前,中国是伊朗石油最大买家。伊朗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里,中国是伊朗最大贸易伙伴,两国贸易总额达到186亿美元。

除了经济诉求,也有人猜测,这项协议体现了当前国际环境下中国和伊朗的战略考量。比如,鉴于伊朗长期与“超级大国保持等距离”的立场,这项协议说明德黑兰在压力之下采取“新的向东看”政策?再如,这次中伊外长聚首发生在中俄外长会晤后不久,中俄伊这三个被华盛顿制裁的国家准备开启某项共同事业?

一脉相承

综合王毅在德黑兰的讲话和专家的分析可知,上述观点均有失偏颇。中伊全面合作协议的签署,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观察。

其一,它不是刚刚提出,而是对中伊两国领导人2016年达成的“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践行,也是双方5年来共同努力的成果。它源于强大的内生动力,旨在推动两国关系提质升级。

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伊朗,中伊就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表联合声明,同意达成一份全面合作计划。当时,习近平指出,中国和伊朗都是文明古国,两国人民2000多年前便通过丝绸之路展开友好交往;两国在历史上没有战争纠葛,在现实中没有根本矛盾,只有始终如一的相互支持和互利双赢。

半岛电视台称,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是主张签署25年合作文件的关键人物之一。自那以来,这份协议一直在制定中。伊朗方面此前多有预告。2020年10月,伊朗外长访华时曾在推特上称,双方在包括“推动25年合作计划”在内的诸多议题上强化了共识。2021年1月,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称,伊中两国正在为未来25年的合作框架协调。如今,经过双方共同努力,文件正式签署,以挖掘两国在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潜力,规划长远合作前景。

其二,它反映了外部环境压力下,中伊两国彼此支持、加强协调、维护正义的共同立场。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直指责中国、伊朗等其他国家为“国际秩序破坏者”,频频挥舞制裁大棒。对此,中伊在国际事务中互相支持。比如,中方坚决维护伊核协议,坚决主张美国取消对伊朗的制裁为重返伊核协议的前提。此外,伊朗在我国暴发新冠疫情之初迅速提供帮助和支持,中国也在本月初向伊朗提供首批疫苗援助。

“中国是伊朗患难中的朋友。”扎里夫27日表示,他感谢北京“在伊朗遭受不公正制裁期间的行动和立场”。伊朗总统鲁哈尼当天也感谢王毅在伊核协议上的立场,以及对美国单边主义做法的反对。

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指出,中国和伊朗之间一直友好交往,经济互补性很强,发展关系没有大的障碍。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出口国,中国是能源进口大国;伊朗是世界上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建设方面有需求,中国可以对其提供帮助。但过去,或多或少会受到外部压力,美国不希望中伊走得太近。如今,随着国际局势的嬗变、中美关系的变化,对于美国提出的无理要求和所施加的压力,以及对中伊贸易进行长臂管辖,中国的顾虑会更少。随着全面合作协议的公布,中国和伊朗未来可以更加“放开手脚”地展开工作。

其三,“它可能只是开始,可能会产生某种杠杆作用,带动中国和其他海湾国家签署类似合作文件,推动中东地区的发展和治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伟建指出。

李伟建认为,中国和伊朗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固然重要,但更应该将其放在王毅外长中东行、中国中东整体战略——促进中东地区的发展和治理中去观察。一些报道过度突出中国和伊朗的外交成果而冷落其他国家,或者暗示中国和伊朗合作旨在与美国进行对抗,可以说都是别有用心。很多海湾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愿景,王毅这次访问与各国探讨的都是互利共赢、促进发展战略对接。而且不仅仅是空谈,都涉及具体项目,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的合作。这些国家都有这样的需求和计划。

中东之问

王毅的伊朗之行,是其出访中东六国的重要一站。此前,他已到访沙特、土耳其;此后,他还要前往阿联酋、巴林、阿曼。

“这次访问选择的国家很有意义,体现了中国在中东的外交是对所有民族国家平等、平衡的外交。”华黎明指出,王毅既去伊朗也访沙特,尽管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关系不睦,但中国与它们的关系都很友好,而不是拉一派打一派。这体现了中国一直秉持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也说明中国在中东“朋友圈”的广泛。

值得一提的是,王毅在与鲁哈尼会谈时提到,现在是时候认真反思外部干涉给地区形势造成的恶果,携手探寻维护地区长治久安的有效途径了。为此,中方还提出了实现中东安全稳定的五点倡议。

“这契合中国在中东的外交理念和实际做法。”李伟建指出,自中共“十八大”以来,关于中东向何处去,习近平主席已经有过多次阐述。中方的答案是,中东问题的根源在于发展不足、治理不善,因此必须从发展中找办法。过去一段时间,正是美国利用中东国家内部局势不稳进行外部干预、挑动地缘政治博弈,让地区国家沦为牺牲品,搅得地区局势一片狼藉。疫情期间,当地两大经济支柱石油和旅游遭遇重创。后疫情时代,中东怎么走?要想实现地区和平稳定,就需要通过帮助中东国家发展,引导它们实现地区治理,达到它们所期盼的和平和稳定的局面。这也是中国近年来中东外交的着重点和发力点。

“有人说美国现在收缩了,中国是去填补美国的空白。事实完全不是这样。”李伟建说,中国更多的是促进合作互利共赢,比如和海湾国家的自贸区谈判已进行了好多年、在北京举办中东安全论坛等。中国希望通过贡献自己的智慧,促进当地的发展和治理,从而来实现地区稳定、和平与安全。

(本文综合外交部网站,凤凰卫视,上观新闻等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