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转型机遇 深化中拉投资合作
5月12日,在巴西总统卢拉的见证下,北京科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巴西制药企业Eurofarma签署了疫苗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中巴疫苗生产平台,合作生产的多种疫苗供应包括巴西市场在内的众多南方国家。
在中拉合作持续深化的背景下,聚焦分析区域投资新趋势可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支持,助力中拉合作高质量发展。
同日,大公国际与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在北京联合发布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投资环境评价报告。“从区域整体看,拉美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庞大的市场容量与多元的社会结构,在中长期具有显著发展潜力。”报告显示,拉美地区的营商环境整体处于全球中等水平,区域内各国间的差异显著。当前,拉美多国正以全流程服务、数字化治理和关键领域改革为抓手,全面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
大公国际总裁应海峰结合报告内容介绍道,拉美各国的发展战略普遍呈现出由资源依赖型向多元化经济转型的特征,对加强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探索具有普遍共识。尽管区域整体开放度不高,区域一体化进程展现出积极发展势头但仍面临挑战,基础设施建设呈现显著国别分化和区域不均衡性,但随着公私合营模式的推广和数字基础设施布局的加快,拉美国家互联互通水平有望提升。
报告显示,拉美各国正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税收激励政策优化与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调整,但投资者仍需关注部分国家税收制度复杂、税负偏高及劳工合规性要求严格等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为对冲高税负对投资的不利影响,拉美部分国家在重点行业、自贸区和研发领域实施差异化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在金融环境方面,尽管拉美地区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正逐步成为银行服务体系的有力补充,但融资成本高、汇率波动大等仍是制约外资流入拉美的重要瓶颈。报告指出,拉美国家的金融稳健性已有所改善,但短期内,经济放缓、资本外流和本币贬值仍会对该地区金融的稳健性带来风险。外国投资者应综合评估融资来源与风险对冲机制,并构建动态合规体系以平衡机遇与风险,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对于国际合作的发展趋势,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史志钦表示,国际合作将呈现多极化与问题导向并存的特点,具体有以下四个趋势。一是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规模占比将持续上升,多边规则与区域实践相结合将推动“再全球化”,全球治理进入“南方时间”。二是技术革命重塑竞争力。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和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及融合应用将推动生产效率跃升,技术创新有望培育新增长极,战略性领域的技术治理、技术合作和技术转移或成为重要命题。三是多边合作机制有望强化。国际社会对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反对“脱钩断链”和单边主义具有广泛共识,多边金融机构在协调债务问题和提供资金支持方面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四是绿色转型与气候行动深化。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结构持续优化,能源合作机制构建和能源供应链多元化将增强抗风险能力,气候融资创新和相关机制构建将加速推进。
大公国际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柏乐表示,今年是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在全球不确定性增多、时代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拉美区域投资环境对深化中拉务实合作、推动“全球南方”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大公国际携手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共同发布拉美系列报告,是大公国际积极助力中拉经贸高水平发展、护航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大公国际与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自2020年以来,共同推出国家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已先后发布“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包括金砖国家新成员在内的多个国家投资环境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