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期待中德企业加强合作

发布日期:2024-04-10 09:14:11来源:国际商报作者:周 密
同为全球重要的外向型经济体,中德都需要认真倾听,保持开放,为企业的互利合作提供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向世界释放积极和正面的信号。

作为欧洲经济的重要引擎,德国曾在过去很多年都是支撑欧洲度过危机的关键国家。然而,2023年德国经济表现并不理想。欧盟统计局1月底的初步估算,德国经济在2023年第一、第三和第四季度出现-0.3%、-0.3%和-0.2%的同比下降,仅存出现正增长的二季度同比也只有0.1%。全年下来,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出现了-0.3%的萎缩,成为主要经济体中表现最差的。2月,德国经济部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在新闻发布会上预计,德国经济在2024年的增速将为0.2%,比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去年秋季预测的1.3%要低得多。而且,哈贝克预计2025年德国经济仍然疲软,预计将增长1%,通货膨胀率则会在2%左右。

造成德国经济承压的因素并非只有一个。要在严格的财政纪律和吸引外资上实现平衡并不容易,而成本巨大的绿色转型则进一步增加了财政压力。大额绿色发展财政预算因法院裁决资金用途不得更改而出现170亿欧元预算缺口,德国政府被迫重新调整预算。2024年将会达到新的平衡。不过,好消息是德国经济的通胀压力出现明显减弱的趋势,有望从2023年的5.9%降至2.8%。地缘政治冲突对德国经济带来的冲击不可忽视,乌克兰危机和北约扩容等新情况仍然远未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案,甚至有可能再次变得更为严重。

面对拜登政府以产业政策吸引资本回流和外资流入的冲击,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似乎并没有足以应对的有效办法。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大国和强国,制造业几乎是德国经济的灵魂。在面临燃料价格高企、供应链重构、政府支持措施乏力,以及经济社会稳定风险上升的情况下,制造业外迁对德国经济、就业、品牌和创新能力造成了严重冲击。德国政府重新调整了2024年的预算,2024年的相关补贴将减少40%,2025年还将继续减少30%,从而对企业的投资运营成本带来不小的冲击。如果因市场信心不足而出现大规模或部分产业链环节企业纷纷转移至德国之外的情况,德国经济产业将因为缺乏必要的本地产业配套,外部供应链网络发展将出现停滞乃至下滑。

面对挑战,德国企业积极寻求强化外部保障。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1月,德国企业实际对华投资增长了211.8%。虽然这一增幅仍比法国企业的25倍高增长有所差距,但也切实说明了德国企业希望加强与中国工业网络和包括原料、中间品链接的意愿。

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1至2月,中国从德国进口按照海关HS编码主要3大类,分别是第7章的食用蔬菜,第16章的肉、鱼、甲壳动物和第99章跨境电商B2B简化申报商品。在中国从德国进口商品中,占比最高且超过10%的有4大类,分别为第84章机械(23.1%)、第87章车辆及零部件(19.3%)、第85章电子机械(13.6%)和第90章光学和医疗设备(11.1%)。在中国对德国出口的商品中,只有两大类商品的占比超过10%,分别是第85章电子机械(30.9%)和第84章机械(19.5%)。上述数据显示,工业制成品无疑是中德贸易的最重要商品,两个制造业大国之间有着密切且互利的供应链关系。

事实上,中德经贸合作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历史,两国政府间高层对话与沟通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为企业参与中德经贸合作、以强化协同为目的建言献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气候变化领域,中德都是坚定的支持者和践行者,推动本国能源结构向可再生能源转变,努力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然而,历史上所有成功的能源利用方式和结构的转变,无不以市场为基本条件,只有经济可行的新能源才有可能取代旧能源的市场地位。德国车企对华投资强化丰富了中国的制造业产业链,为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而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则把握中国市场发展和社会偏好调整的重要机遇,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生产规模的扩大,相关技术升级明显加速,边际成本显著降低,通过贸易为各国实现绿色交通提供了巨大支持。德国无疑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最为重视和关注的市场,两国产业、市场、技术和创新的相互链接与配合,将大大加快能源结构转型的进程,为全球可持续降低交通领域碳排放提供基于市场竞争的可行路径。

不可否认,中德经贸合作依然面临一些外部制约、信心不足甚至误解的情况。许多中国企业则希望加大对德国企业的投资,绝大多数投资并不是为了拿走德国的技术,也不愿意造成产业空心化或就业岗位流失等经济、社会问题,反而帮助德国企业扩大了销售市场、通过规模经济和产业链协同在困难时期为避免破产、保护当地就业发挥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欧洲的“去风险”策略和对华“伙伴、竞争者、制度性对手”的“三重定位”或许受到了外部力量的干扰和误导,无疑增加了中国投资者的担忧和疑虑,而所谓维护国家安全的外国投资审查制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新的潜在投资者,也造成已有的中国在德投资企业对扩大投资的决策变得更为犹豫。存在误解和猜疑并不可怕,但不尊重事实向来不是素以严谨著称的德意志民族的行事风格。同为全球重要的外向型经济体,中德都需要认真倾听,保持开放,为企业的互利合作提供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向世界释放积极和正面的信号。

(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