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月中国网上零售额14万亿元 电商演进至社交化阶段

发布日期:2023-12-26 08:00:52来源:欧洲时报网作者: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电子商务持续推动消费恢复增长。1至11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中国商务部近日表示,2023年以来,中国电子商务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创新融合不断深化,在扩内需、稳外贸、促开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分析指出,中国电商发展如此之好,得益于中国的电商模式与数字经济紧密结合。

官方:电商持续推动消费恢复增长

中国经济网报道,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称,2023年以来,中国电子商务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创新融合不断深化,在扩内需、稳外贸、促开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呈现以下特点:

持续推动消费恢复增长。1至11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1%,实物网零对社零增长贡献率达31.4%,占社零比重达27.5%,创历史新高。“双十一”促进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下同),11月当月,网零增速较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数字、绿色、健康消费热度攀升,智能手表、环保涂料、保健按摩器销售额同比增长超50%。元旦春节临近激活在线旅游市场,出境游在线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倍。

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11月,直播电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持续赋能实体商家,店播销售额占比增至一半。地方结合本地实际主动作为,积极创新,广东出台促进B2B电子商务发展政策文件,举办交流活动,推广塑料、陶瓷等垂直领域B2B应用典型案例。

加快数字技术落地应用。人工智能助力降本增效,虚拟试衣间、智能客服、数字人24小时直播等加快应用。快递物流应用大数据规划运力,投入智能分拣和搬运机器人、无人车等设备,提升配送时效,优化消费体验,“双十一”物流运行趋稳,当日达、次日达比例大幅提升。

打造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新高地。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举办,1018家企业参展、120项成果发布、100场首发首秀首展,展现数字贸易蓬勃发展的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首次设置“丝路电商日”,丝路电商馆集聚71家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50余个国内外采购团洽谈商机,拓展经贸合作新空间。“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步伐加快,成立合作研修中心,跨境数据互通合作试点开始测试。

中小微企业转型拥抱去中心化电商

上海一财网报道,对外经贸大学学术刊物部主任华迎表示,新电商对经济发展贡献主要体现在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方面。“制造业企业通常可以通过购买中台、后台系统进行数字化转型,但对于中小微企业,这些条件可能不具备。通过新电商模式,从需求端推动转型,能够适应中小微企业的特点。”华迎说,新电商建立的生态系统还能推动供应链升级,从推式供应链转向拉式供应链。此外,电商生态还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如MCN(网红孵化)机构、数字人,同时还促进国货消费和品牌崛起。

华迎表示,除政策外,技术以及消费者需求和行为的变化也是电商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电商的演进与互联网的发展紧密相连,互联网经历了1.0、2.0、3.0甚至4.0的时代,从单向传播到双向沟通再到去中心化的连接。电商的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以前,我们接触到的是传统的货架式电商,例如京东和淘宝。而现在,我们有着新型电商,包括社交电商、直播内容以及最终形成的整合模式。”她称。

学者:应鼓励“中式小巨人”走向国际化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总经济师张晓辉表示,目前近79%的中小企业正经历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12%已进入应用实践,而9%可能处于深度应用阶段,主要涵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然而,中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与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所长姚磊说,“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应对产业发展诸多不确定问题、追求价值提升和再创造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动因,上云用数赋智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可行路径。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多个主体、多个环节、多个领域,一方面需要从点、线、面等不同层面探索科学的推进路径,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政策保障、服务供给、要素支撑等体系建设。”

张晓辉认为,未来,应鼓励“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化日益困难的情况下,应该向区域国际化发展,例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上合组织、金砖五国等。“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的小巨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张晓辉称。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