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论道:海外点赞乡村振兴的中国经验

发布日期:2022-08-30 07:45:18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高乔
截至6月末,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3223万人,返乡农民工就业率90.7%,在产业带动、就业创业拉动下,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7元,实际增长4.2%。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草林镇唐虞村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唐虞胜地、贤礼千秋”为主题,凸显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三大特色。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的2022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关于乡村振兴的好消息频传:全国832个脱贫县每个县已初步培育2—3个优势突出、带动能力强的主导产业,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截至6月末,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3223万人,返乡农民工就业率90.7%,在产业带动、就业创业拉动下,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7元,实际增长4.2%。

中国乡村振兴的步伐引发外媒关注,乡村振兴不仅助力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转型升级,也为全球多国传递发展经验。

鲜活故事展现真实变化

“过去,如果一年的日子能对付得过去,就算是好年头。现在,我有一台电视、一台风扇……我甚至可以供我外孙上大学。”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农民石爬专说。2021年,她赚了大约3万元。这是她年轻时想都不敢想的数字。这一年,十八洞村村民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而2013年只有1668元。新加坡《海峡时报》近日聚焦石爬专的脱贫故事,从中一窥中国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果。

中国农村“蜕变式”发展的历程和其中的鲜活故事频频引发外媒关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在一个个普通农民的生活故事中,化作可见可感的真实力量。

据埃菲社报道,一年前,中国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消除了绝对贫困,农村和山区是主要受益者,而这正是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鼎盛屋场展示的成果。当地农民李国成(音)描述了他眼中该村发生的积极变化。“我们去年开始改善这个地区的面貌。”他说,村民自家菜园中收获的蔬菜可以在没有中间商的情况下进行销售,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支付购买这些农产品。报道称:“特色产业正为这里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助力。”

“中国近年来的乡村振兴规划为农民创造了新机遇,过去远赴城市打工的人能在距老家更近的地方谋生。2020年中国农民工总数出现十年来首次下降,减少500多万。”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

乡村振兴带来的不仅是农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升,也有农村环境的显著改变。美国《快公司》杂志讲述了一个“变废为宝”的故事:在位于中国浙江丽水的缙云县,当地山地景观中分布着数千个废弃采石场。过去一年来,其中一些得到精心改造,从此前空荡无用的洞窟,变成镶嵌在岩壁中的文化场所。2021年,缙云县请设计师重新设计当地9个采石场,迄今3个已完工并变身为表演空间和一座图书馆。这个中国人完成的项目为世界各地的废弃采石场再利用提供了一个范例。

《外交官》杂志刊文称,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包括打造强劲的乡村经济。这一战略与中国“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等重要目标相交叉,与国家绿色发展、绿色农业发展等发展政策相契合。将绿色可持续增长和强劲的农村经济纳入其中,表明中国中央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日益加强。

多方支持注入源源动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农村地区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总量219亿件。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共建成各类农村快递服务站点26.7万个,全国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到90%。

物流行业的触角不断深入中国乡村,是乡村振兴不断推进的一个具体表现。外媒在中国农村的变化中发现,政策支持、人才资源、数字经济发展等因素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力。

据埃菲社报道,在中国,包含特色民俗文化活动的乡村旅游业日益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式。游客对民俗文化的兴趣让他们前往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庄,将村里的特色产品售至国内其他地方真正改变了当地人未来。在湖南衡阳合群村,当地白族居民轮流在网上进行直播,为村里的大米开拓了新销售渠道。村民表示,该村的大米年销售额已经从10年前的几乎为零增长到113万元。这一数字的背后,是他们改变销售方式、去掉中间商环节、增加利润的尝试。

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刊文称,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对中国农村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阿里巴巴的购物网站淘宝上有许多“淘宝村”。阿里巴巴将“淘宝村”定义为“一个超过10%的家庭经营网店且该村电子商务收入每年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村庄”。根据阿里巴巴的数据,中国有1000多个“淘宝村”。2022年6月,中国宣布开展一项活动,鼓励汽车制造商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开展销售激励计划,在农村和中小城市推动线下汽车销售。

“外交学者”网站报道称,为解决偏远农村送货和城市送货需求压力大等问题,中国已经增加对送货无人机的使用。在送货环节中,最后一公里是成本最昂贵的部分,可能占到整个运输成本的一半以上。在中国农村,由于目的地相距遥远且地形复杂导致难以运输,最后一公里送货的成本尤其昂贵。随着农村地区电商市场不断增长,无人机正飞往偏远地区以克服物流运输的问题。

据法国新闻广播电台报道,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决定离开都市生活,走向绿色乡野,有的还选择务农。年轻且拥有高等教育文凭,懂得营销、会直播卖货,掌握前沿信息和技术,让中国的“新生代农民”拥有不少优势。他们涉足的领域除了种地和电子商务,还有动物养殖、特色民宿、乡村旅游、园艺设计等。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年轻人的选择,出台了政策鼓励和支持年轻人到农村创业,打拼出更广阔的天地。

多国借鉴中国实践经验

《海峡时报》报道称,中国政府希望通过乡村振兴,将十八洞村日益繁荣的景象推广到全国各地。“乡村振兴”一词描述了中国政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发展而采取的广泛措施,乡村振兴也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14亿人口中的37%是农民。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表示,中国希望乡村振兴能提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农村发展有潜力推动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中国农村的脱贫致富之路,不仅助力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也为更多发展中国家提供实践经验和技术帮助。荷兰农业问题专家艾菲特·雅可布森表示,中国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提升农村经济的活力和吸引力。农村的发展进步,将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更加均衡、可持续的发展。中国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方面取得的成绩,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代表贝诺特·蒂埃里和马泰奥·马尔基西奥认为,20年来,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中国和非洲一直在开展南南合作项目,促进了中非之间的技术和优良实践经验交流。例如,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于2000年初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农村家庭成功引进的沼气池技术,后来通过该基金资助的项目在几个非洲国家推广。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还通过中国政府资助建立的南南合作设施,在南方国家之间转让知识、技术和发展解决方案。非洲可以从中国的农村发展经验中获益良多。

“中国做了正确的事情,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连续多年超过城镇居民。中国取得的成绩令人钦佩,也有很多值得南非学习的地方。”南非独立在线新闻网站刊文称,中国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是被执行和监督的政策保持连贯性;第二,政策和执行意图在省区市各级机构中得到顺畅传达;第三,民众参与到发展与转型之中。这些并非中国独有的特征,而是可以在南非得到复制的观念与原则。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