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稀土格局面临重构

发布日期:2020-08-06 14:03:53来源:微信公众号 机工情报作者:黄鑫
随着美国帕斯山和世界各地增加了稀土产量,高污染的重稀土开采从中国转移到缅甸,中国以外的稀土原材料产量将大幅增加。中国在全球矿业生产中的份额已经从2010年的97.7%下滑到2019年的62.9%,这是自1995年以来的最低点。

与其他大宗商品相比,全球稀土贸易规模相对较小,但稀土与先进制造业,特别是半导体产业、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息息相关,作为战略资源、关键材料,很多国家将其与国家安全联系起来。围绕全球稀土产业的重构大幕已拉开……

1

全球仍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

2008~2018年,中国出口了近40.8万吨稀土,占同期全球稀土出口总量的42.3%;美国是第二大稀土出口国,占全球出口总量的9.3%;马来西亚(9.1%)、奥地利(9.0%)和日本(7.1%)也跻身全球稀土供应前五名。


2019年,中国出口45552吨稀土,价值3.988亿美元,绝大多数流向全球主要经济和技术强国:约36%(按出口量统计)流向日本,使其成为中国稀土出口第一大市场;美国排名第二,占中国出口总量的33.4%,荷兰(9.6%)、韩国(5.4%)和意大利(3.5%)分居3~5位,上述5国占中国稀土出口总量的87.8%。

镧占中国稀土出口总量的42.6%,是中国稀土出口中最大的品种(按出口量计算)。镧在混合动力汽车电池中的使用量很大。例如,每辆丰田普锐斯(Toyota Prius) 镧的用量约为10~15公斤。铽约占2019年中国出口总额的14.5%(5790万美元),由于价格较高,因此成为中国稀土出口金额最高的品种。铽主要用于固态电子设备、声纳系统和电视屏幕。


2018年,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认定35种矿物对该国经济和国防至关重要,而其中50%以上几乎都依赖进口。其中,稀土是严重依赖进口的典型。根据美国政府的数据,过去10年全球稀土供应中超过90%都来自中国。

2018年,美国80.5%的稀土从中国进口;欧盟98.5%的稀土金属和合金都来自中国。在全球普遍依赖中国供应稀土的背景下,日本却成功地减少了对中国稀土的依赖。2008~2018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稀土的份额从91.3%下降到58%。

美国稀土公司总经理Althaus表示,美国需要“数十年才能接近中国现有的水平”。MP Materials联合主席James Litinsky表示:“数十亿美元的供应链不会在一夜之间转移,但供应链的过度必将发生,而且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 

2

稀土供应链涉及美国国防安全


美国政策制定者担心稀土供应链中断对美国国防工业的威胁,从声纳和通讯设备到导弹和喷气发动机,美国国防工业技术中广泛使用稀土。根据国会相关研究报告的数据,美国每架F-35多用途战斗机需要大约427公斤稀土,每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需要近4.2吨。

因此,近年来美国一直在寻求重建自己作为全球主要稀土供应国的地位。

2018年5月,美国将稀土添加到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矿物名单中。

2019年6月,美国务院发布《能源资源治理倡议》,旨在促进采矿部门管理和完善灵活的能源矿产供应链。

2019年7月,特朗普总统启动 了《国防生产法》第303条,宣布国内稀土元素和其他关键矿物的生产能力“对国防至关重要”,这项声明将使国防部(DoD)能够资助私营部门建立国内生产能力。

美国国防部提出了一项立法,旨在通过有针对性的投资,结束对中国的依赖。拟议的立法将提高国防生产法案(Defense Production Act)中的支出上限,使政府能够在弹药和导弹的稀土元素上花费高达17.5亿美元,在微电子上花费3.5亿美元。当涉及到高超声速武器时,将无上限。

美国参议院能源和自然资源委员会(Senate Energy And Natural Resources Committee)就关键矿物举行的听证会上提出了促进国内稀土产业链发展的措施,包括:补贴生产、加强联盟和增加研究、锻造行业合作、促进自北极甚至外层空间的回收和开采等。

德克萨斯州共和党参议员特德·克鲁兹(Ted Cruz)提出了一项稀土法案(Onshoring Rare Earths Act),提议重构美国稀土供应链,并要求国防部在国内采购这些矿物。它通过对矿业开发商以及购买其产品的制造商提供税费减免来帮助重振美国稀土产业,而不是直接投资。

 ……

美国稀土顾问委员会成员丹·麦格罗蒂(Dan McGroarty)表示,“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稀土)项目,我们预计这些项目最终将涵盖稀土供应链的所有环节。目前国内的稀土氧化物产量为零,而新冠疫情突显了我们在关键供应链的脆弱。”

除了资助生产,美能源部位于爱荷华州埃姆斯的国家实验室还在研究替代稀土元素的方法,例如开发可在更高温度下使用的铝合金。《美国能源创新法案》第2102条指示能源部开发先进的分离技术,用于从煤和相关副产品中提取和回收稀土元素。 

3

政府投资及/或补贴是打造稀土产业链的主要途径

在稀土领域,美国的弱点不是资源储备和开采,而是加工稀土或生产磁铁和电池等产品,以及进一步延伸向下的供应链。进一步的原因则是由于市场看不到获益的前景不愿意投入。

尽管被称为稀土,但其储量实则较为丰富。然而,将稀土分离成具有商业效益产品的过程面临着严峻的技术和环境挑战。持久的低价让投资者很难找到为稀土新项目提供融资的理由。无利可图正是美国帕斯山(Mountain Pass)关闭并退出稀土业务的原因。

从事战略金属业务的新加坡金格国际贸易与投资公司总监Kruemmer表示,“除非有各种各样的政府担保,否则任何理智的私人投资者都不会参与其中……这个问题没有基于市场经济的解决方案。”

虽然Lynas是中国以外唯一有能力加工稀土的供应商,但它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日本政府的支持。在艰难的启动阶段,日本政府延长了对它的贷款并降低了利率。

4

加强盟国间的合作是重构稀土供应链的重要环节 


如果要重新获得对稀土产业链的控制,美国离不开盟国。英国钕生产商Less Common Metals董事总经理伊恩·希金斯(Ian Higgins)表示:“现阶段很明显,如果真的想在中国境外建立稀土供应链,就必须在国家之间(美国盟友)进行合作。”

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正在采取尝试性措施,以增强稀土供应保障。2019年,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正式合作开发关键矿产。作为美国的关键盟友,澳大利亚具备协助美国建立稀土供应链的能力。它拥有全球1/6的稀土储量。而且拥有除中国以外唯一的大型轻稀土氧化物生产商Lynas。澳大利亚政府已确定了15个难以吸引商业融资的稀土和关键矿产项目,决定提供政府支持的贷款。到目前为止,私人投资者仍不愿为这十几个寻求打造非中国供应链的初级矿商和企业家提供资金。

2020年4月,美国防部批准了美国蓝线公司(Blue Line Corporation)和澳大利亚Lynas成立合资企业,在德克萨斯州合作建设一家重稀土分离厂,试图“填补美国供应链的关键空白”。如果成功,这将使Lynas能够将稀土材料从其位于马来西亚的加工厂运往美国进行最终加工,而不是运往中国。悉尼经纪公司Ord Minnett估计,Lynas建造一座工厂的成本约为5000万美元,其中接近一半的资金可能来自美国政府。

2019年12月,加拿大加入了美国《能源资源治理倡议》,以支持建立北美供应链,满足清洁技术行业的未来需求并防止贸易中断。有人认为这对加拿大的稀土产业是一大利好,包括西北地区的Nechalacho稀土元素(REE)项目。然而,有专家指出,加拿大在成本和大规模开采稀土方面落后于中国和俄罗斯“数十年”。 而且,由于缺乏国内供应链,很难为稀土项目筹集资金。

同时,美国如果要填补其国内制造钕铁硼(NdFeB)磁铁的空白,将需要日本的帮助。7月,日本防卫大臣河野太郎提出“日本期待加入五眼联盟……”。英国议会的中国研究小组和外交委员会主席汤姆•图根哈特(Tom Tugendhat)表示欢迎日本加入。五眼联盟将从情报联盟扩大到战略经济关系,以汇集关键战略储备,例如关键矿产和医疗用品。五眼联盟正在协商如何增加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的稀土和稀有金属生产,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5

其他经济体的举动

其他经济体也在寻求减少从中国进口稀土。2011年,日本Sojitz Corporation和国有的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国家公司(JOGMEC)向澳大利亚矿商Lynas投资了2.5亿美元。该公司现在向日本供应近1/3的稀土。2020年,日本政府(通过JOGMEC)正寻求投资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倡议,可能包括在德克萨斯州的新设施。这些措施是日本稀土目标的一部分,即到2025年,进一步将其对中国稀土进口的依赖度降低到50%以下。

韩国寻求通过减少从中国的进口、增加从日本的进口,以及寻找减少稀土消费的创新方法,来实现稀土供应的多元化。

SecREEts项目由欧盟Horizon 2020项目提供部分资金。其主要目标是在可持续提取欧洲化肥生产用磷灰石来源的基础上,稳定关键稀土元素的供应。 

6

未来中国稀土将面临更多竞争


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大量稀土永磁体的应用。例如,2007~2017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产量增长了两倍多,约占同期全球产量增长的51%。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增长更快。2014~2019年,中国电动汽车数量从约9万辆激增至近340万辆。由于对稀土需求的不断增长,市场可能会尝试在中国以外建立稀土供应链。

同时,随着美国帕斯山和世界各地增加了稀土产量,高污染的重稀土开采从中国转移到缅甸,中国以外的稀土原材料产量将大幅增加。中国在全球矿业生产中的份额已经从2010年的97.7%下滑到2019年的62.9%,这是自1995年以来的最低点。同期,中国在全球稀土储量中的份额也同样从50%下降到36.7%。随着国内稀土消费的增长,中国将越来越依赖进口。2018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进口国,未来可能成为净进口国。

(作者介绍:黄鑫 机工智库研究员)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