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绘就全球共赢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5-05-07 10:17:30来源:国际商报作者:栾雨石
第137届广交会的魅力丝毫未减,吸引来自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8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创同期历史纪录。

暮春将夏,花城广州繁花未歇、绿意正浓。在国际贸易乌云遮蔽、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第137届广交会的魅力丝毫未减,吸引来自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8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创同期历史纪录。人潮涌动,座无虚席,全球展客商在此双向奔赴,以254.4亿美元的现场意向出口成交额,无声地诉说着广交会贸易之桥、合作平台作用,为全球贸易繁荣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中国第一展”为何能够常办常新、成效显著?这四个关键词可以作答——

“广”之气度,诠释多元包容内涵。自1957年创办以来,广交会走过68个春秋从未间断。无论外部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广交会始终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新老朋友赴约。从欧美日传统市场的老客户,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新朋友,从大型跨国公司的高管,到中小超市的采购商,广交会都敞开怀抱真诚欢迎每一位客人共同探寻商机、洽谈合作。

本届广交会汇聚3.1万家参展企业,展品覆盖55个展区、172个产品专区,展位总数约7.4万个,其中出口展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三期分别以“先进制造”“品质家居”“美好生活”为主题,首次新设服务机器人专区和集成房屋专区,从AI驱动的智能制造创新成果,到智能绿色并进的大家居产业,再到更趋精细化、个性化的生活用品……包罗万象的展品、一个个“首次”展示着中国开放合作的诚意,也见证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跃迁。这与当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阴霾形成鲜明对比,让“广交天下”成为中国多元包容姿态的最好注解。

“惠”之内核,诠释互利共赢本质。广交会不仅是中国外贸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更是助力世界各国寻求互利合作机会的最佳窗口。这一平台全方位展示中国制造的品牌、产品、技术和产供链优势,为采购商提供丰富的选择,更好满足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外骨骼机器人从科幻电影走入大众视野,有望广泛应用于物流搬运、登山助力、工业制造等领域,可大大减轻体力劳动者的负担;中国的新能源产品点亮“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为全球提供低碳转型“工具箱”;劳保手套插上智能化翅膀,通过实时监测作业环境、及时预警隐患,为全球劳动者提供更多安全守护;高品质生活场景被搬进广交会,智能家居的功能革新与服饰工艺的细微针脚交相辉映,引领全球消费新潮流……中国“智造”正以更新技术、更优质量助力各国人民生活品质提升,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提升中国优质好物的可及度。这些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造就了广交会的强大磁吸力。

“拓”之精神,诠释求新求变追求。一部广交会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中国制造业不断奋进、开拓创新的蝶变史。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仅展示优质产品,更在相关领域提供更智能、更绿色、更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从产品供应商到解决方案提供者,以差异化布局、场景化定制展现中国制造的内驱力和硬核力。

针对欧洲、北美、南非等市场的不同特点,为当地研发“专属”热水器,有效解决当地气候和水质带来的问题;针对东亚市场开发立式小冷柜,增加温度自适应智能变频除霜技术;面对零售店、商超、写字楼、公寓、酒店、医院等中小空间场景,“三滚筒”设计的清洁机器人让扫地、洗地一次完成,轻松应对短毛地毯、瓷砖、木地板等多种地面……广交会上每一个创新突破都在指向同一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精准的产品与服务,在全球贸易浪潮中把握先机、赢得未来,推动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不断攀升。

“拼”之干劲,诠释不畏风浪信心。广交会是一个观察中国制造、感受中国服务、感悟中国精神的“显微镜”。面对全球贸易变局,广大中国企业在广交会这一国际贸易舞台向世界从容亮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一张张跟随市场需求不断完善的设计图、一次次对产品和工艺精益求精的调整、一份份写满小数点的报价单,中国制造的竞争力藏在每一个“较真”的细节里。主办方也持续优化服务举措,以高效的办证体验、顺畅的馆内交通、多元的餐饮服务、便捷的金融支付、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全方位提升展客商的参会体验。

当全世界都在被朝令夕改、不可理喻的关税政策折腾得大呼“不确定”时,众多参展企业一句“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真诚话语,彰显着中国外贸人的决心与自信。这份底气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打拼,是历经风雨迎难而上的磨砺沉淀,与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广交会盛景交织,共同向世界诠释着中国发展的稳定性与确定性,勾勒出中国与全球工商界合作共赢相向而行的生动画卷,也为促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写下生动注脚。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