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外贸人:加速融入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近期,美国加征关税扰乱全球贸易市场,给包括中国外贸企业在内的各国经营者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外贸大省河南,广大企业有担忧更有行动,化压力为动力,不断深耕细作,布局多元化海外市场,打造创新型产品,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应变能力,在关税冲击背景下走出了一条“破局之路”。
多元布局:
分散风险拓宽“朋友圈”
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许多外贸企业加速开拓海外市场。
南阳飞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受中美贸易摩擦和海外需求疲软影响,公司产品在美国的订单量一度下滑,仓库里积压的货柜让企业倍感压力。
据该负责人介绍,面对困境,企业快速调整战略布局,实施全球化运营策略,通过在国外的办事机构广泛收集行业动态,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趋势,与多家配套厂商保持紧密联系。同时,公司的技术团队与海外合作伙伴开展联合研发,构建了稳固的合作关系网络。目前,飞龙公司以涡轮增压器壳体、汽车水泵为代表的主力产品,不仅在美国市场保持稳定份额,也在德国、法国、瑞典、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客户信赖。
河南华邦电器炊具有限公司也采取了类似策略。“我们的铸铁炊具畅销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关税冲击,今年一季度出口业绩可能会有所下滑,但我们有应对措施。”该公司外贸部经理李满科告诉记者,这几年通过参加国际展会等方式,公司产品在英国、德国、瑞典等国家也打开了市场,抵消了部分美国市场的下滑。
技术创新:
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技术创新和产品竞争力是应对关税壁垒的重要武器。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近期河南龙佰集团取得“除尘器花板袋笼紧固结构”专利,这是该公司1300多项专利中的一项。作为中国钛白粉行业的领军企业,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更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龙佰集团研发副总裁陈建立表示,公司积极调整经营策略,攻克“卡脖子”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从单品突破到全产业链创新,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在谈判中更具话语权,这次关税冲击对公司的直接影响很小。
专注于环保新材料探索与应用的优奈新材料(河南)有限公司同样不惧关税之压。据该企业技术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每年将营收的10%投入研发,产品在欧美市场备受青睐。近期,公司推出的新型可降解材料性能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即使关税增加,客户仍愿意为我们的技术买单。”
政策护航:
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政府部门也在积极行动,为企业应对关税挑战提供支持。
在刚刚过去的第137届广交会现场,火热洽谈、合作成交的场景处处可见。在当前的大背景下,本届展会为中外客商开展贸易合作带来的“确定性”显得格外珍贵。
为助力企业开拓新市场、多拿新订单,河南省商务厅组织全省575家外贸企业参会参展,并积极提供“保姆式”护航——展前进行参展培训,为企业提供清晰的参展指南;展期做好交通食宿安排、临时性事务协调、成交统计等工作,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合作洽谈上。
针对部分企业面临的客户对接难题,河南省商务厅推出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拓展市场的政策措施。其中,公开发布的300个国内外展会推荐名录,为企业提供了精准的参展指引。
在河南许昌,该市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性展会、举办稳外贸促发展联席会议、挖掘发制品之外的优势外贸商品等系列举措,全力推动外贸企业转型发展。
在河南鹤壁,该市创新实施“外贸护航”专项行动,建立“关税筹划护航”动态预警机制,策划产销对接活动,开展自贸协定及应对关税冲击专题培训,指导企业规避关税影响,加快拓展新兴市场。
企业心声: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在第137届广交会上,康拜恩电器、合塑实业、江华工量具等一批参展的河南企业不仅收获了订单,更增强了对国际市场的信心。
“我们针对关税壁垒调整了市场策略,这款能耗很低的无霜冷柜就是为热带市场量身定制的。”康拜恩电器国际贸易总经理陈柘溢表示,公司产品虽然在美国市场受阻,但东南亚的订单在增加。
长期专注于环保回收、卫生用品自动化等设备生产销售的河南正阳智能科技集团,同样对深耕国际市场充满信心。“美国的关税政策虽然带来了一定压力,但我们能够克服。一方面,我们的产品有较强的性价比优势和技术研发优势,客户黏度很高。另一方面,公司在市场端面向全球布局,客户遍布欧洲、中东、东南亚、印度、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正阳集团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郝兵兵告诉记者,“相信只要坚守质量、坚持创新和多元化发展,市场不会辜负每一位实干者!”
越是风高浪急,越要保持战略定力。面对关税冲击,河南外贸不仅顶住了压力,更在逆风中展现出强大韧性。实践再次表明,破局之路就在脚下,外部的冲击也是转型的契机,越来越多的河南企业正加速融入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