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欧洲论坛聚焦“中法经济新未来”

发布日期:2024-06-05 10:12:26来源:欧洲时报作者:黄冠杰
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巴黎大区工商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届“欧洲论坛”6月3日于巴黎举行。

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巴黎大区工商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届“欧洲论坛”6月3日于巴黎举行。来自中法两国的政策决策者、企业家、专家学者等政商学界嘉宾,聚焦“创新与共赢:中法经济新未来”,分享企业海外市场实践的宝贵经验,探讨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文化差异、政策风险等挑战,中法企业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以创新为突破口,携手并进,实现创新共赢。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中国驻法使馆公使陈栋等出席论坛。

主办方、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视频致辞,她认为中法两国可在绿色能源、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具有互补优势的关键领域寻找新机遇。她强调,随着国际创新格局重塑,跨国合作和创新联盟成为推动创新的重要方式,在新一波全球化浪潮下,双方应携手推进全球创新与合作。

巴黎工商会会长、巴黎大区工商会副会长苏米亚·马林堡(Soumia MALINBAUM)在欢迎辞中表示,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两国元首的会晤对双边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过去几年,中国的市场发生了变化,中国企业不仅在本土市场取得成功,更积极走向海外。法国拥有良好的创业生态系统和市场环境,为双方带来了更多的合作与创新可能。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陈栋在开幕致辞中代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对欧洲论坛顺利举办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成立30周年表示衷心祝贺。他指出,30年间,世界在变,中欧关系也在变,但中欧经贸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本质没有变,存在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的事实没有变。因此,我们要继续秉持当年创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初心和精神,一起创新,取得共赢,共同创造中欧、中法经济新未来。他强调指出,中欧是合作伙伴,不是“制度性对手”;中欧之间存在竞争是正常的,可以通过坦诚沟通来管控、化解,关键在于坚持共赢、相互信任;开放创新是中欧经贸合作的广阔前景,也是必由之路。陈栋表示,中国正在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法国和欧洲也在推进基于绿色创新的“再工业化”,双方在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拥有广阔合作机遇。

法国前总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聘教授德维尔潘发表主旨演讲“国际体系转型过程中的中美欧关系”,分析了在国际体系转型过程中,当前全球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德维尔潘表示,当前全球面临地缘政治、地区冲突、经济贸易、国际秩序变化,以及气候、能源和人口等多方面的巨大挑战,与1949年二战后在联合国框架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情况有很大不同。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影响无远弗届,对全球贸易、商业人才教育等不同领域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表示,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两国的文化交流年。中国正在以越发自信的姿态步入世界舞台的中心,中欧之间的经贸往来关系也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风能发电、锂电池等方面已领先全球,对欧洲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双方在数字化转型、绿色经济等方面合作前景广阔。他强调,中欧双方作为重要的国际力量,应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推动多边主义和技术创新,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新的多极世界应该是符合各方利益平衡的多极秩序,这是欧洲的期待,是中国的期待,也是全世界的共同期待。”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市场营销学教授杜道明在论坛上表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致力于构建中国与世界经贸文化往来的坚实平台,在未来,学院将继续搭建中欧与世界交流合作的桥梁,共同开创中欧与世界的美好未来。

论坛上,Viva Technology全球首席执行官弗朗索瓦·比图泽(François BITOUZET)、新国都总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石晓冬介绍了各自企业的发展。圆桌讨论环节聚焦“新全球化浪潮下企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嘉宾们围绕欧洲市场对出海企业的战略意义,全球技术变革和创新潮流对产业的创新机遇,企业该如何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保持竞争优势等话题展开讨论。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由中国政府和欧盟于1994年共同创立,是中国唯一一所由中外政府联合创建的商学院。目前,中欧在英国《金融时报》全球MBA百强榜单中已连续八年位居亚洲第一,在其全球EMBA百强榜单中连续四年位居第二。学院自2012年发起欧洲论坛,至今已举办近30场,足迹遍布全球8个国家和地区。巴黎站自2015年以来举行,法国巴黎大区工商会自2017年起担任联合主办。当晚,学院在巴黎举办了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建院30周年招待晚宴。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