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在北京召开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欧盟协会共同举办的“中欧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于6月29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主题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中欧人才培养合作”。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欧盟协会会长刘奇葆和国际行动委员会联席主席、爱尔兰前总理伯蒂·埃亨视频致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鄢东、中欧高校负责人以及欧洲驻华使节和使馆代表致辞。
北京《新京报》报道,刘奇葆指出:“当今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多重危机和挑战。中欧作为全球的两大文明、两大经济体,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国与欧盟国家及欧洲其他国家一道,加强全方位的合作,可以为世界和平、发展、稳定、繁荣注入新的动力。在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之际,通过论坛探讨加强中欧高等教育合作,对进一步增进中欧相互了解、信任和互利合作是十分有利的。中欧高等教育合作的不断发展,将为中欧关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将为人类进步做出积极贡献。中国欧盟协会致力于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促进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之间的民间交流与合作。”
伯蒂·埃亨说,“这一论坛是以中欧的共识为议题基础,为交流互鉴而开展的高等教育合作符合中欧合作的方向。我曾在欧盟委员会任职,我认为,只有交流与合作才能不断增进中欧之间的理解,只有对共识议而论之,才能为中欧关系赋予正能量。”“我感谢论坛为进一步推动中欧合作所做出的努力。”
刘利民认为,“经过多年发展,中欧已经形成强大的共生关系,合作广度不断扩大”。他表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与欧洲的教育交流,已成功举办六届中欧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会议,组织中国高校连续多年参加欧洲国际教育协会年会,引领双方高校围绕绿色转型、人才联合培养等议题深入研讨,推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未来,交流协会还将继续积极探索教育领域数字化平台建设,推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
鄢东表示:“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欧文明深入交流携手共进,完全符合双方人民的根本利益。高校是人文交流的主力军,我们应进一步加强人才联合培养、科研联合攻关,为中欧关系互利共赢提供智力支持。”
黑山驻华使馆临时代办戴迪奇女士表示:“建立中欧数字对话机制对全球经济从新冠肺炎危机中复苏和未来十年的持续增长至关重要。中欧双方都有雄心推动数字化转型,并将从数字化转型和教育的协同效应中受益。黑山大使馆将进一步努力扩大教育领域合作,促进中欧专家、学生交流互访,实现互利共赢。”
在线出席论坛的欧洲国际教育协会理事会主席范·霍夫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涛做了主旨发言。与会代表围绕“中欧学生流动的机遇与挑战”、“中欧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和“中欧人才联合培养的展望”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海大学的领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师学院法方院长、法国国立路桥学校副校长和在线出席论坛的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副校长、挪威高等教育和技能局高等教育与科研部部长、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校长代表、芬兰应用科学大学联盟项目经理在论坛上分别发言。
此外,华盛绿色工业基金会执行会长李洪彦提出,中欧高等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国际上广泛传播绿色发展理念。
塞浦路斯和欧盟驻华使团、意大利、西班牙、芬兰、挪威、匈牙利、保加利亚等欧洲国家驻华使节也出席了论坛。来自80多所大学的300多名中欧代表线上线下参会。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敬武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傅博共同主持了此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