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译”切,中国作家和西班牙译者续《十爱》之缘

发布日期:2023-04-17 13:07:40来源:欧洲时报作者:赵晨曦
中国知名青年作家张悦然与其作品《十爱》的西班牙语译者Nuria Pitarque Ledesm近日参加《情深“译”切,语言之间》系列文学对谈活动,探讨中西作品在翻译过程的困难与挑战等话题。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4月15日报道】翻译中西文学作品是一种跨文化交流,需要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注意不同文化间的相似和差异,并深刻体味作者在作品中的内涵。

中国知名青年作家张悦然与其作品《十爱》的西班牙语译者Nuria Pitarque Ledesm近日参加《情深“译”切,语言之间》系列文学对谈活动,探讨中西作品在翻译过程的困难与挑战等话题。

《十爱》蕴含的女性力量与译者之力

张悦然介绍,《十爱》这部由十个关于爱情的故事构成的作品,是一种女性意识正在萌芽。她分享,这部作品里“爱的形态是不一样的,且发生在很多不可能的困难关系里”,同时爱这个永恒的问题也在不停的追逐自己,使自己不停的写作与探索。她希望在接下的写作过程中,展现给读者更多的有力量的女性表达。

对于《十爱》的翻译,Nuria Pitarque Ledesma表示,自己非常享受在翻译中冲破语言的障碍进入不同的文学世界的过程,但兴趣之外的困难也非常之多。“因为,中西之间的语言差距非常大,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忘却自己的母语,进入到中文里去,认真思考每个字,注意每个细节”。

“不仅要理解,还要表达出来,尤其是在中西之间寻找相似的表达,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她觉得,“翻译作品有时如同是在走迷宫,总是有新的想法,又很想找到更准确的出口”。

寻中西文学深层交流

对于中国文学在西班牙的传播,Nuria Pitarque Ledesma提到:“在很多西班牙民众的印象中,中国是一个遥远而神奇东方国度,因此很多读者对于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她认为,中国这几十年来所发展的改变在文学作品当中也是有所体现的,很有必要让更多西班牙读者了解这一变化。

在她看来,要做到这些,不仅需要译者的努力,也需要编辑和出版社等多方资源一起完成更多推广工作,加强西班牙读者对中国了解的深度与广度。

张悦然还提到,现在不少西方读者对于中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总是期待寻找一种文学差异,很多读会因在现代作品中没有找到差异明显的“浓郁的中国元素”而失去阅读兴奋。

“上一代中国作家笔下的中国与西方文学里的西方世界会有较大差异,这让很多西方读者形成了一些固有观念和期待。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年轻中国作家所处的生活场景于西方并没有太大差别,所以作品中很多西方读者期待的‘中国氛围’可能并不浓厚。”她展开说到。

在张悦然看来,如果由此而失去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阅读兴奋是非常遗憾的。她认为,中西文学作品交流的本质不是在强调世界文学的差异,而是在寻找中西文学中共同的、更深厚的根基部分。以此为方向进行出版交流,能为年轻的作者提供更多表现自己的舞台,这样才能将文学的火种不断地传递下去,由此助推全球文学事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