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投资“生意经”如何续写新篇?听听欧洲外交官和专家怎么说

发布日期:2022-09-04 08:40:58来源:欧洲时报网作者:
中欧之间经济互补性强,合作领域广,发展潜力大,是全球经济稳定的支柱力量。当前国际关系正经历重大变化,中欧之间的投资"生意经"应如何续写新篇?

中欧之间经济互补性强,合作领域广,发展潜力大,是全球经济稳定的支柱力量。当前国际关系正经历重大变化,中欧之间的投资"生意经"应如何续写新篇?“中国-欧洲创新投资大会”在2022年服贸会期间举行,多位来自欧洲的外交官和专家以线上或线下参会的方式分享观点。

中新社报道,“当前全球紧张局势和风险已经上升,持续的新冠危机进一步破坏世界稳定。短期内我们可能会看到全球化回撤。更为棘手的是,国际贸易和投资伙伴正在迅速和实质性地失去对彼此的信任。”尽管如此,卢森堡驻华大使俞博生仍坚定地认为,欧中合作,依然在很多领域有很大潜力。

俞博生表示,伴随着新经济迅速崛起,中国政府将为金融创新创造更大空间,为中国家庭提供更多投资选择。他坚信,欧洲资本市场与中国资本市场之间的进一步双向开放,不仅有利于欧中互利共赢,也有助于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

在绿色金融领域,俞博生认为,中国未来将形成一个更加统一的国内市场,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对外国投资者、特别是对欧洲投资者的吸引力将不断提高。

英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路睿指出,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金融等领域,英中两国企业是推动全球绿色转型的核心。路睿以吉利位于武汉的工厂为例称,英国的设计和汽车专业知识与中国的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相结合,有着广阔前景。

他指出,英国希望抓住脱欧带来的新机遇,成为中国在欧洲贸易和投资的首选目的地。

瑞士驻华大使馆参赞苏安兰指出,在金融合作领域,瑞中两国有关部门保持着经常性的交流,去年双方通过了加强两国金融市场合作的工作计划。今年7月底,"中瑞通"成功启用,首次允许在上海和深圳证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交易全球存托凭证,并在苏黎世的瑞士证交所融资。瑞中之间还在探讨进一步开展银行财富管理、保险和再保险等领域的合作。

“在所有这些领域,我们都看到了瑞士和中国合作的巨大潜力,在更大的范围内,瑞方密切关注中国的对外开放举措,对中国多年来采取的各项相关举措表示赞赏。”苏安兰说。

北京国际在线报道,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率领的德国展团继去年后再度参展,他们也对服贸会充满期待,希望能继续在这一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上收获友谊和商机。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北京办公室的驻华代表朱德威(丹尼斯·威尔肯斯)说,第二次参展的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今年将携手汉堡州、北威州和图林根州的经济促进机构以及两家德国企业共同组成德国国家展团亮相服贸会。“在今年服贸会的主题下,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阐释'数字化'和‘绿色未来’。不仅中国的优秀企业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展示,并在国家和地区展馆中突出该领域的发展和趋势,我们也会在德国馆设立展台,为希望来德国落户的企业提供相关咨询。同时,我们还将组织一场‘数字化在德国:未来城市’论坛,以进一步凸显德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

另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作为2022年服贸会的专题论坛,第七届“一带一路”综合服务能力建设论坛暨RCEP金融与法律服务发展论坛9月2日在京举办。本次论坛上,境内外相关机构、专家取得共识,签署发布《共建"中欧班列通标"北京倡议》,来自中国、意大利、新加坡、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商协会、企业、研究和专业服务机构嘉宾畅谈交流。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