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市税务局:为“走出去”企业保驾护航
“无纸化免抵退税当日申请,次日就能完成审核,三天内就能退税到账,方便快速的办税流程不仅节省了企业的办税成本,也解决了我们企业资金流转的难题。”九江市广门电子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卢建游看着到账信息开心地说,作为一家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公司利用出口退税资金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和造型包装,产品沿着“一带一路”远销捷克、南非等国家,2021年出口销售额达到3255万元,占到了总销售额的93%。
九江,作为长江沿岸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水运交通优势,成为许多外向型企业落户发展的首选之地。截至2021年底,全市“走出去”企业共计16户,境外被投资企业17户,境外总投资额2.4亿美元,涉及11个境外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助力开拓海外市场,市税务局紧紧围绕纳税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让营商环境更优化、开放之路更畅通,税企携手共绘“一带一路”建设美好画卷。
党建引领服务质效更优化
市税务局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延伸“党建+”工作模式,组建一支多职能的纳税服务党员先锋队,从政策宣讲、纳税辅导、诉求响应三个环节出发,打通企业服务全链条;结合主题党日活动,提供“送政策上门”服务,帮助企业透彻理解税收政策;结合纳税人学堂,组织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宣讲,并邀请著名财税专家授课,现场收集和解答纳税人提出的问题诉求。
对外向型企业,市税务局全面讲解境外投资所得综合抵免、向境外投资方分配股息红利再投资递延纳税等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辖区内拟“走出去”纳税人,市税务局采取“点对点”推送税收政策,尤其是对到“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企业,倾全力为企业找方向、提建议、出对策,助力企业“走出去”。对对外工程承包快速发展的情况,市税务局及时制作与对外工程承包税收政策相应的动画视频,通过微信与全市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开展线上“一带一路”微课活动,向纳税人宣传税收协定、税收抵免、关联申报和驻在国税收政策等与企业紧密关联的国内外税收政策。
理清数据服务内容更精准
亚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作为共青城市重点“走出去”企业,在疫情期间面临着企业运转成本过大的问题。为此,共青城市税务局主动向该公司宣传房土两税减免政策以及增值税减免政策,并帮助测算预估可以享受到的优惠金额,为企业及时做出应对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疫情当前,税务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们,帮助我们分析企业当前能享受到的优惠政策,还表示对于我们疫情防控企业一定会保证发票供应。这种服务非常贴心周到。”亚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会计居奏成说。
市税务局强化与商务、海关、外管、银行和相关协会的合作,及时了解“走出去”企业面临的投资风险扩大、贸易壁垒增加、劳务派遣受阻、国际竞争加大、资金流转压力大等问题,积极与商务、协会等部门联合会商,完善部门间的联动信息共享机制,共同商讨助力措施,全力助推“走出去”企业高质量发展。
收集企业涉税需求125条,梳理“走出去”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24个,形成完整的“一带一路”纳税服务反应链……为了及时解决企业需求,市税务局建立企业境外投资涉税事项咨询及回复台账制度,实时保障纳税人涉税需求及时得到解决、涉税风险及时得到排除。同时,建立风险模型和指标,在规范管理、优质服务、规避风险等方面夯实质效,为“走出去”企业投资活动加上了“安全锁”;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积极开展调研分析,主动服务于决策,累计提出支持措施和有针对性的建议58条,帮助企业找清找准并有效防范境外经营税收风险。
快速响应服务成效更可见
为了让企业能第一时间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减免税优惠,市税务局及时为企业办理应享受税收协定待遇,为跨境纳税人提供良好的税收环境,促进“走出去”“引进来”企业的双向良性循环。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以来为申报享受税收协定优惠的非居民企业累计减免所得税1.95亿元;为9户外商投资企业的境外投资者办理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优惠政策事项18户次,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共计1.15亿元。
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作为瑞昌市工业龙头企业之一,年产值近25亿元,产品远销印度、马来西亚、土耳其等7个国家。为助力外向型企业扩大产能,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瑞昌市税务局借助多种媒介开展一系列有关“一带一路”税收政策宣传活动,重点宣传税收协定、税收抵免、境外税制变化等与企业紧密相关的国内外税收政策,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提升其纳税服务获得感。利用电子税务局和移动办税等多个系统进行现场演示,解决“走出去”企业系统税收申报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帮助纳税人进一步掌握政策、享受优惠。
“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做出品牌,就一定要在生产工艺、产业规模、绿色环保上加大投入力度,国家接续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无疑给了我们企业强大的信心和动力。”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作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