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一带一路”热词频现

发布日期:2021-01-29 10:19:39来源:国际商报作者:李宁
专家表示,各地对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视可以说是一以贯之。“一带一路”建设开展7年多来,多地都在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特点加强与相关国家开展务实经贸合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一起谱写了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翻开多地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等内容频频被提及。

专家表示,各地对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视可以说是一以贯之。“一带一路”建设开展7年多来,多地都在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特点加强与相关国家开展务实经贸合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一起谱写了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各地持续推进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是巨型国际经济合作平台,中国各地方都在利用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的海陆空网络体系中发挥着不同作用。

张建平举例说,在沿海省份中,广东在创新发展、国际贸易方面影响力较大,其中深圳在创新丝绸之路建设中一马当先;上海作为中国的国际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除航运外,在国际贸易尤其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角色突出;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自贸试验区,凭借高度国际化以及高技术化和服务化,在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优势明显;中西部地区的重庆、成都、西安等则着力打造内陆空港、陆港,以中欧班列等方式与欧亚国家在深化贸易、促进物流方面走在前列。

重庆是中西部地区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缩影。2020年以来,重庆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运营公司启动运行。中欧班列(渝新欧)2020年开行2603列,同比增长超70%,位居西南第一、全国前二;运输箱量超22万标箱,同比增长超65%,货值位居全国第一。去年1-11月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1625.1亿元,同比增长13.2%。

“中国各地方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特点加强与相关国家开展务实合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成效卓著。”商务部研究院“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研究所所长祁欣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是点评。

各省市的合力成就了全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骄人答卷即便是在全球深受新冠肺炎疫情掣肘的2020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仍高达9.37万亿元,增长1%;1-11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9.6亿美元,同比增长24.9%,占同期总额的16.8%,比上年提升3.9个百分点;在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1143.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08.7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总额的57.4%和58.9%。

更重互联互通

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很多人说起“一带一路”首先会想到中欧班列。其作为国际陆路运输的新型组织方式,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深化务实合作的重要载体。

2020年,中欧班列持续保持逆势增长和安全稳定畅通运行,通达21个国家的92个城市。西安、重庆、成都3个城市中欧班列年开行量均超过2000列,合计占全国开行总量的58%。中欧班列“长安号”全年开行3720列,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此外,宁夏还开通了“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国际卡车班列。

旨在推进互联互通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也受到更多省市的关注。去年11月,重庆市口岸和物流办公室、四川省口岸和物流办公室等“13+1”省区市口岸部门签署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西部陆海新通道平台建设合作协议》,明确将在便利化通关作业、加大国际合作力度等方面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2020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4596列,比2019年的2243列有大幅增长,开行数量超过前3年的总和。

祁欣表示,“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依托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国西部省区市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通过区域联动、国际合作共同打造的,具有多重经济效应的重要通道。“‘陆海新通道’西承中欧国际铁路大通道,东连长江黄金水道,南经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与新加坡等国相连,实现了‘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有机衔接,促进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是共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合作成果和关键平台。”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