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两站两区”平台树农业对外合作新样板
2019年,广西农业对外合作厅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密切协作,相互支持,大力推动多项特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积极发挥机制平台区位优势
“两站两区”树农业对外合作新样板。“两站”方面,截至2019 年底,在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印尼等国建设的5 个中国(广西)—东盟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共向东盟输出试种蔬菜、水稻等优新品种750 多个,累计在东盟示范推广面积超过400 多万亩;同时,在自治区内建立的3 个东盟农作物优良品种广西试验站,从东盟引进150 个水稻、果蔬等作物品种成功试种。“两区”方面,在文莱、老挝、缅甸启动创建的3 个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百色市1 个境内农业开放合作试验区成果初现。百色农业开放合作试验区共引进50 多个芒果、百香果、甘蔗等农作物优良品种以及香蕉、水稻等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两站两区”平台成功推动一批广西企业到境外重点合作国投资农业。
农产品“海外名片”越来越亮。自治区创建的20 多个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2019 年实现农产品出口额1.39 亿美元,同比增长15.8%,产品远销俄罗斯、日本、英国、香港等地区。首创“广西农业丝路行”活动,成功在吉隆坡举办广西农业丝路行—马来西亚推广节。横县长海飘雪茉莉花茶、昭平天成红茶、梧州1613 六堡茶、柳城伏虎绿雪等获马来西亚国际食品饮料展茶叶金奖,成功在东盟打响了广西茶业名气。此外,支持区内走出去企业在俄罗斯、老挝建立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促成广西香蕉、沃柑、百香果、蔬菜等入驻泰国正大集团连锁超市。
农业国际交流平台作用日益凸显。首届世界茉莉花大会、“一带一路”农业投资合作论坛、中国(广西)—丹麦现代化生猪产业发展合作圆桌会等10 场国际性、国家级农业国际交流活动,达成了东盟与中日韩机制下加强农作物病虫害联合防控的共识、发布了《世界茉莉花茶业发展白皮书》、促成了中国(广西)—丹麦生猪产业园项目落户,平台作用显著,成果丰硕。
二、自治区科技厅不断增强与东盟农业合作的科技支撑
对接展览活动推动农业技术向东盟转移。2019 年,自治区科技厅支持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分别在广西、越南和印尼成功举办3 场涉及农业技术的对接会,并组织广西有关农业园区、科技企业赴印尼参加“2019 年印尼科学技术展”,共有20 余个项目进行了路演,推动一批先进农业技术向东盟转移转化。
加强对东盟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培训。截至2019 年,“东盟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入桂计划”中涉及农业的项目共有15 个,泰国、缅甸等5国共15 名东盟杰青先后来到广西农科院、林科院等7个单位开展农业科技开发工作,形成了22 项工作成果,为扩大我国农业在东盟国家的影响力、促进广西优势农业品种、技术与成果输出打下坚实基础。
面向东盟的农业科技合作平台不断丰富。自治区科技厅以科技项目形式,积极支持区内企业、研究院所建设“中越边境农业科技走廊”“中国(广西)—东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广西)—缅甸农业科技示范园”“海世通(文莱)深远海网箱养殖国际研发中心”“中国—马来西亚贝类联合实验室”“中越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联合实验室”“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研究联合实验室”等农业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平台,极大提升了广西农业技术的区域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
三、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持续加大金融保险支持力度
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加强与一行两局及相关部门的协调,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对外合作,取得较好成效。2018 年以来,进出口银行广西区分行、工商银行广西区分行、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等金融机构持续支持广西企业承接泰国糖厂改造项目,共涉及合同金额7.11 亿元。广西农垦集团、广西振泓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4家走出去企业在海外的涉农工程项目共获得区内金融机构8000 多万美元的资金支持。2019 年,广西信保承保农业企业128 家,累计为广西农产品出口提供了3.59 亿美元的保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