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 也需中国民间安保“走出去”
中国海外企业的安全问题屡屡被搬上银屏,其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民间安保海外业务能力不足。日前,许怡带着《关于加快中国民间安保“走出去”的提案》,向人民网记者讲述了关于海外安保的故事。
全国政协委员许怡、致公党中央专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人民网记者张希 摄)
“走出去”企业在海外不敢露LOGO 安保需求强烈
因工作原因,许怡常常和中国“走出去”的企业打道,在近十年的时间中,她接触到的“走出去”的企业,无论是大型央企还是民营企业,多多少少都遇到过海外安全问题。
“有一年,我随领导出访海外,期间到一个从四川来的民营制药厂考察,到了目的地以后却看不到企业LOGO。一问才知道,他们不敢把LOGO露出来,因为会不安全。”许怡回忆。实际上,在海外局势动荡的高风险地区,很多“走出去”的企业都小心谨慎,如履薄冰。一些大型企业还会通过购买安保产品来保证自身安全,而中小型企业往往没有能力购买安保服务。
许怡在提案中提到,国际安保已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在这一行业居主导地位的是欧美企业,但收费昂贵。我国海外安保起步较晚,与欧美国家相比,无论是在市场容量、企业规模方面,还是在业务能力、国际化水平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而“走出去”企业多是在资源丰富但局势动荡的高风险地区,对海外安保的需求十分强烈,这就形成了较大的供需缺口。
“走出去”企业海外安保投入严重不足 安保产品匮乏
之所以有这样的缺口,许怡认为,一方面,一些企业的安保观念存在误区,“我国很多海外企业,无论是大型国企,还是民营企业,或许出于节约成本、追求利润的考虑,他们的安保经费投入少得可怜。”许怡在提案中提供了一组数据:国外企业对海外安保经费的投入一般占整个项目综合投入的3%-5%,而我国绝大部分海外企业这部分投入仅占0.055%左右。
另一方面,许怡在提案中指出,不少企业长期以来形成依赖观念也是原因之一。企业“走出去”后,其安保方面的大小事宜都常常依赖于找我驻外使领馆,视使领馆为万能钥匙。
其实,除了企业自身存在的观念误区,我国海外安保产品的供给结构单一、供给不足也是突出问题。“目前,我国海外安保服务的主要提供主体是国家和政府,民间力量的参与十分有限,我国民间安保企业的海外业务发展严重滞后,尤其是我国市场化安全产品的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导致安全需求和供给之间严重失衡。”
建立中国海外安保体系 海外企业应学会“持剑经商”
面对这些现状,许怡特别提出我国海外企业应学会“持剑经商”,她说:“我查了很多资料,咨询了这个行业的专家,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海外企业自身观念转变的事,也需要制度的完善。”她在提案中给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设计出一套适合自己国情的海外安保体系,形成以领事保护机制为核心,以私营安保公司、企业、保险公司等为支柱的海外安保体系,共同保障中国公民和企业的海外安全与权益,“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官方主导的领事保护机制之外,还有市场与社会力量的充分介入,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其次,要丰富安全产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优势,加速建设我国自己的民营国际安保企业,使其成为国家境外安保体系建设的有益补充和重要延伸。”另外,企业应转变思想观念,将安保制度“内化”到企业的海外经营管理中,要引导海外企业学会“持剑经商”,制定项目专属的安保预算。
在3月2日下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提到,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大批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沿线国家的欢迎,也赢得了国际上的赞誉。
在载誉而归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中国海外企业安保服务的需求。正如时下的流行语“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一样,只有让安全感围绕着身边的每一个角落,才能让海外企业安心厚植异国他乡,绽放生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