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央行:零售型数字卢比走进寻常人家
印度零售型数字卢比自2022年12月首次推出以来,已在用户规模、交易活跃度与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新兴市场国家数字货币实践的标杆之一。
印度储备银行(RBI)最新发布的2024至2025年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3月底,流通中的数字卢比总额已飙升至101.6亿卢比。RBI数据显示,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23.4亿卢比,同比增长334.2%。报告中指出:“零售数字卢比正逐步融入民众日常生活,成为推动金融普惠的关键力量。”从交易活跃度来看,数字卢比的日均交易量稳步攀升。这些数据不仅彰显了用户对数字卢比支付便捷性的认可,更表明其在日常交易场景中的实用性已得到广泛验证。
技术升级成为推动零售型数字卢比快速渗透的核心动力。RBI在上述报告中明确将“离线支付”和“可编程性”列为2025年重点升级方向,其中可编程功能已进入关键测试阶段。该功能允许对资金流向进行精准设定:例如政府补贴可定向发放至教育、医疗等特定领域,避免中间环节的资金挪用;企业工资发放时可自动拆分社保、个税等款项,大幅提升资金管理效率。印度央行在报告中强调:“可编程功能将重塑公共资金与企业资金的管理模式,确保资金流向完全符合政策目标与商业规则。”
离线支付功能则通过手机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技术实现,专门针对印度部分地区网络覆盖率不足的现状——用户只需将手机轻轻触碰即可完成交易,无需依赖稳定的网络信号。
RBI明确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重点探索数字卢比在农业补贴发放、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不过尚未透露具体的试点区域与规模。
在跨境支付领域,RBI在报告中透露,其正在探索在双边和多边基础上开展跨境支付的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工作,旨在攻克周转时间长、效率低下以及透明度欠缺等跨境支付中的关键难题。目前,印度央行已与部分国家就双边跨境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展开“积极探讨”,在路线图规划、技术细节敲定和应用场景设计等方面均取得阶段性进展。不仅如此,印度央行也在审慎考量参与由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支持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该项目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构建多边跨境支付平台,参与的各国央行能够在平台上发行各自的央行数字货币并进行兑换。印度央行若参与其中,有望借助该平台推动数字卢比在国际支付场景中的应用。
通过持续优化技术、拓展应用场景,印度零售型数字卢比正逐步构建起一个高效、包容的数字支付体系,为新兴市场国家的数字货币实践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