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307项会展 促9亿非博彩收入
统计暨普查局首次以季度形式公布会展活动带动本澳非博彩行业的收入,经估算首季约九亿元(澳门元,下同),较去年同季(六亿元)升逾五成,主要来自会展旅客在澳的消费增加,但入场观众较一九年同期减少。有会展业者表示,观众走专业化,部分单一消费活动已不合时宜。会展市场亦趋综合,即不再是会议+展览,还可涉及节庆、演艺、赛事等。
大型会议增近六成
统计暨普查局数据显示,今年首季会展活动共307项,包括289项会议、12项展览及6项奖励活动。首季会议按年增30.2%(+67项)至289项,与会者升39.1%至3.4万人次。规模方面,首季会议以50人以下的会议为主(146项,占50.5%),但增速以200人或以上的会议最高,200人或以上的会议数目按年增58.6%至46项。会期方面,四小时或以上的会议共166项(占57.4%),四小时以下的会议共123项(占42.6%)。
展览按年增2项至12项;入场观众有14.3万,同比跌18.3%。展览共吸引979个参展商(外地占38.8%)及4,305名专业观众(外地占50.5%),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外地占比,较去年同期分别大升32.2个及39.5个百分点。此外,奖励活动按年增4项至6项,参与者则按年减31.5%至1,575人次。会展活动与会者/入场观众同比减11.5%至17.8万,主要是展览入场观众减少。
走专业化拓会展+
澳门会展旅游业协会会长何海明表示,今年朝着1,500项会展活动目标进发。按照传统,四、五、九、十、十一月是业界旺季,但今年首季淡季已达业界预期,按目前比例,相信全年可达标。首季入场观众较一九年同期下降,与一些传统消费模式活动欠缺吸引力有关。这不独澳门出现,香港、深圳亦然。
疫后旅客、居民消费力下降,消费模式亦转变,迭加电商平台急剧发展,更有补贴优惠,要买平靓正的商品,不再只有展销活动。即会展业须转型朝专业化发展,如消费型展销活动,要加入洽谈元素。会展不单是会议+展览,可从会展延伸到节庆、赛事、演艺等,发展“大会展”业态,进一步发掘“会展+旅游”机遇。
按主题分析,首季会展活动中,以“商贸及管理"为主题的较多,共127项,占总数的41.4%;“金融"(39项)、“信息科技"(36项)和“医疗健康"(26项)分别占 12.7%、11.7%及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