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时专访:中兴通讯MWC上展技术实力 致力于在海外讲好品牌故事

发布日期:2023-03-12 07:41:39来源:欧洲时报作者:林琑
中兴通讯副总裁、品牌及公关总经理陈志萍、中兴通讯西欧区总经理胡坤就相关话题接受了《欧洲时报》专访,分享了中兴通讯海外发展战略以及产品项目新布局和新思路。

【欧洲时报西班牙版报道】2月27日至3月2日,202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简称“MWC2023”)在巴塞罗那举行,中兴通讯在会上展示的创新技术吸引了不少目光,也应邀参与了由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官方主办的智能制造峰会“远程控制-连接工业革命”论坛,对“工业数智化”领域的关键话题进行探讨。近日,中兴通讯副总裁、品牌及公关总经理陈志萍、中兴通讯西欧区总经理胡坤就相关话题接受了《欧洲时报》专访,分享了中兴通讯海外发展战略以及产品项目新布局和新思路。

领跑移动通信行业 新品惊艳展会现场

中兴通讯副总裁、品牌及公关总经理陈志萍表示,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是全球通讯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今年很荣幸作为中兴通讯品牌发言人以及中兴通讯在5G行业应用方面的故事分享者,参与到这个论坛并就“工业智造”主题发言。在整个科技行业的应用当中,中国以及中兴这样的科技企业,在全球的整体行业部署以及数字化方面已经走得非常靠前,中兴希望能借此机会分享相关技术以及成功经验,也希望能在更多像这样的行业盛会当中去连接生态,把创新产品和方案分享出去,推动科技改变人的生活环境,带来更多便捷,让更多的制造企业乃至各行各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享受到科技红利。

中兴通讯西欧区总经理胡坤也介绍称,今年中兴通讯在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展示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从终端到整个通信网络,包括无线网络、光接入、光传输、终端相关的各个大块。他说:“比如,在无线领域,我们今年的主题就是简洁、绿色、高效。我们把一个原来需要21个盒子的基站上的这种盒子的设备做到可以集成到5个盒子就够了,运营和部署会更加简洁方便,节能也可达到至少30%的高效。在光这一块,我们发布了50G PON的最新技术。在光传输,我们也是发布了全球第一个商用的最长传输达到2808公里的400G波分网络。在终端这一块,我们今年发布了裸眼3D的平板,在巴塞展上取得了非常多的关注,你不需要戴任何的眼镜,任何普通的视频都可以自动地通过我们的软件转换成3D的效果。”

海外品牌推广要在当地讲好故事

在谈及海外品牌推广方面,陈志萍表示,做好全球化品牌的落地和建设,是所有中资企业在全球化部署和运营当中都会面临的一个挑战。她说:“做品牌其实就是要讲好故事,让你的受众去感知你。对于中兴通讯来说,我们作为全球化的一家科技公司,怎么把这个全球化的故事因地制宜地和本地文化和受众紧密结合,用好本地化的题材,这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因素要去考虑:第一个就是你讲什么样的故事,第二个你用什么样的路径或者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讲好这个故事。”

具体而言,陈志萍介绍称,在过去,通讯企业可能只局限于宣传核心科技和创新,但其实本地化的品牌建设也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去塑造全方位的科技形象,在做品牌内容选择时要审慎思考,打开全球化视野,考虑如何为当地民众带来价值,用科技来带来改变,为当地的环境和社会治理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兴不但注重本地的绿色建设、人才培养、与本地化的文化融合等方面,也一直注重和本地科技企业的合作、生态等,努力促进与当地民众的沟通与信任。另一方面,国际化的品牌其实也要依托于第三方的资源、本地化的资源,中兴总部有品牌团队,区域也有自己的品牌团队,与区域的媒体、公关公司等机构保持密切合作,使用视频、融媒体等当前流行的社交媒体路径进行宣传。品牌不仅仅是自己说好自己的事情,也是通过第三方的视野来讲好中兴的故事。

而在海外品牌推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挑战。对此,陈志萍分享道:“我们有时会发现,在国内或在某些区域讲得很好的故事,可能在另外一个区域落地就没那么受欢迎。这就是文化差异性导致的。”因此,要因地制宜,选好角度,讲好跟本地相关的一些信息,在选题上面重视价值选择,在选人方面要重视加强与受众之间的关联,比如在欧洲区选择本地化的员工或本地化的发言人等等。

积极配合当地监管机构 维护海外网络安全

近几年,海外网络安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对此,胡坤表示,每个国家不同的监管机构可能有不同的要求,也会制定不同的安全标准。在欧洲,中兴已经成立了两个网络安全中心,一个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一个在意大利的罗马,第三个网络安全中心选址德国,正在筹建之中。他说:“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我们的产品,包括源代码在内的软件硬件都拿过来,按照当地的监管机构或者是我们客户的需求去进行安全验证。”

另一方面,他介绍称,中兴也在跟当地的安全公司、大学以及研究机构合作,希望通过第三方的本地合作伙伴的参与,提高其安全实验室的透明度,通过技术手段,通过开放的态度,去进行可控的管理。同时,中兴也在积极跟运营所在国的政府安全机构提议,在将来有需求的时候,可以用中兴的安全实验室平台为他们的测试验证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注重在当地人才培养 做好“企业公民”

目前,欧洲在网络安全等领域人才匮乏。胡坤表示,中兴很愿意为当地培养网络安全以及其他相关技术领域的人才。他说:“其实几年前,我们跟意大利的罗马大学联合建立了一个培训中心。当时5G在欧洲还没有起来,我们给学生们提供最新的5G技术培训,让他们更快地了解最新的技术,这样也为我们将来行业发展储备培养更多的人才。人才培养在我们的整个业务发展中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还会一直做下去。”

胡坤指出,中兴的海外人才培养计划是在为当地赋能。他介绍称:“我们在西班牙有400左右的员工,90%以上都是当地人。过去十年,我们参与了,比如说,西班牙将近600万户的光纤到户(FTTH)网络建设。这个项目建设的过程,就是我们培养人才的一个过程,因为任何一个新技术投放到市场上时,无论是我们的客户,还是我们在当地的分包商、合作伙伴,他们都是没有了解新技术的人才的。在我们引入新技术,提供给我们的客户的同时,实际上就是我们为当地赋能、去培养的一个过程。”

此外,中兴也经常为当地在校生或年轻毕业生提供各种培训课程,为当地的足球队、体操队、游泳队等提供赞助。胡坤表示:“我一直强调一个词叫‘企业公民’,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够让外界更加了解我们,更加信任我们,信任的基础就是了解。”

加强与当地企业机构合作,业务分布广

在加深与当地企业和机构的业务方面,胡坤介绍称,中兴在西班牙经营已有十七八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其主要客户最初就是电信运营商,如Telefónica、Orange、Vodafone、MásMóvil等。经过多年努力,中兴已跟所有西班牙大中小型的运营商都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在终端业务方面,中兴从2014年起持续投入,目前该品牌的智能手机遍布西班牙各大卖场上。在企业网方面,用户主要是政府和企业,很多大机构有私有网络的需求。近些年,中兴跟能源、铁路领域的相关企业有合作,这些企业覆盖全国范围,办公室比较多,有通信网络建设的需求。胡坤说:“我们的业务,包括企业内部办公系统、银行的数据库系统等等,希望他们更多地了解我们的ICT方案,跟我们加深合作。”

着眼未来积极转型 把中兴的声音传遍全球

最后,陈志萍围绕“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分享了中兴通讯在全球化过程中关于海外发展战略和品牌影响力扩张方面的一些思考。

战略层面主要体现的是公司整体形象的清晰化,以及曝光率和友好度的提升。在过去,中兴是一个通讯设备提供商,在未来,中兴的目标是数字经济的筑路者。目前,中兴已经在做转型,从一个通讯设备提供商转成一个ICT创新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在未来,将为包括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还有终端消费者在内的全球客户提供ICT的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着眼于客户价值、行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就是一个全景化的企业形象的构建。

在战术层面上,中兴会去选择更多的落地渠道,包括全球的一些重要的媒体合作伙伴、分析师合作伙伴,品牌的各类落地方等等。在内容角度上,会更多地去关注绿色数字化以及中兴的成功案例和创新产品。在生态角度上,中兴的品牌不光是自己做品牌,也是希望跟合作伙伴,跟客户,跟终端消费者一起去做品牌,讲出合作伙伴的故事,讲出终端消费者在中兴身上感受到魅力的故事,更多的接地气,更多的跟人相关。

陈志萍总结道:“在战术层面和战略层面,我们努力跟上时代,用更新的手段和更新的形式来讲好中兴的故事,也希望把中兴的声音带遍全球,跟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一样,让沟通与信任无处不在。”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