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促进养老服务职业教育发展
德国是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职业教育特色鲜明、成效卓著。德国的养老服务职业教育为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完善的养老服务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具有借鉴意义。
《中国教育报》报道,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所谓“双元制”,是指学校和机构双主体办学,职业学校和企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模式。德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护理专业的职业技术学校和应用技术大学,职业学校与用人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紧密联合,学生在学校和养老机构交替进行理论学习和护理实践。其培训内容及进度由学校和机构共同制定,学校和机构向学生介绍各类复杂护理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护理能力,加强护理专业课与实践指导之间的协调合作。
德国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还体现在教学体系、培养方法、从业认证等方面,形成了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德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以技能实践应用为目标,以工作过程、岗位需求为导向,跨学科综合性内容突出。专业课程内容包括老年个体护理方案制定、人际交流、参与医疗诊断和治疗过程等;辅助老年人规划合理的生活方式;老年护理工作中的法律和体制框架;养老服务职业发展的自我认知、职业法规伦理、危机应对与心理调适等内容。教学并不按照传统的专业学科组织,而是强调专题式、实践性、项目化学习;积极推行过程性和综合性评价,采用以岗位能力为主的综合考核。从认证机制上看,德国重视养老服务的法治化建设,强化从业人员资格认定的社会支持,养老服务人员需经过护理资格考试和一定学时的进修方可正式上岗。
德国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选聘与培育举措良好。在“双元制”模式下,德国养老服务职业教育师资分为职业院校中的教师和行业单位中的培训师。除了德国职业教育中相关的聘任、考核与培训规定外,还强调教师的学历、素质和从业经验,要求其自身是高水准、专家型的养老护理人员。在教师考核中,强调以养老服务领域实际应用的评价取向,注重能否为政府决策提供帮助;职称评审上,引导教师向双能型教师发展,注重专业实践能力。
德国在养老服务职业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借鉴德国经验时,也应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经济基础、教育体制、文化观念等背景因素差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制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一是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规划。要继续优化养老服务人才的职业教育规划方案,持续扩大养老服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依托职业院校和养老机构重点建设一批实训基地,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二是要凸显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与积极老龄观。在课程体系上,注重养老服务不同领域的针对性教学和差异化指导;在教学方法上,应尽快从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凸显“专题式、实践性、项目化”的方式。优化养老服务的职业核心理念,引导师生从被动的身心护理转向助推个体实现积极老龄化。
三是要完善职业教育模式与个人发展路径。要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打通应用型本科及高等职业教育的深造路径,大力提升养老服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力度。同时,积极发展养老服务研究生教育,鼓励具备条件的大型养老服务企业开设培训学校。
(作者:黄立鹤杨晶晶单位系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本文系同济大学欧洲与德国智库研究专项基金项目“德国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政策与实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