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疫情对全球价值链“二次冲击”,影响快速蔓延至投资领域

发布日期:2020-04-27 11:02:41来源:国际商报作者:汤莉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二次冲击”并不仅限于生产和贸易领域,其影响也快速蔓延到投资领域。疫情冲击暴露的脆弱性正刺激各国对既定经济模式,尤其是商品生产全球布局进行重新评估,对于建立“自主”和“国内”供应链以及提高供应链弹性的呼声渐起。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可能会持续数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日前发文指出,疫情或加速全球价值链重构,呼声渐起的供应链国有化或区域化发展将减少发展中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的机会。

中国与日本、美国和欧盟构成了全球生产网络的核心。其中,中国是高价值产品和组件的主要生产国,也是全球商品和工业产品的重要客户以及主要的消费市场。中国还生产许多中间产品并负责加工和装配工作。对许多商品而言,中国是全球价值链的核心环节。

疫情的蔓延正在对全球价值链造成冲击。据中国海关统计,按美元计价,1-2月,中国进口同比下降4%,出口同比下降17.2%。其中,纺织原料、电器和电子设备等中间产品的进口量显著下降,纺织服装、电脑等产品的出口量也大幅下跌。中国对全球多地的出口也有所减少。对很多贸易伙伴而言,自中国进口量的下降意味着重要生产零件的缺失。德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德国制造业中进口投入量约占工业生产的1/4,其中10%来自中国。德国对中国中间产品进口的依赖度明显,尤其是电子、计算机和纺织制造部门。

继前期因疫情防控延迟复工后,中国制造正面临疫情的“二次冲击”。现阶段全球疫情蔓延带来的需求下降对中国主导和参与的多条价值链造成冲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警示,如果全球价值链的其他核心区域都经历类似轨迹,供应瓶颈和消费需求下降所产生的累积效应会增加全球制造业螺旋式下降的风险,并可能对许多跨境供应链的运营造成严重损害。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二次冲击”并不仅限于生产和贸易领域,其影响也快速蔓延到投资领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月份曾披露,疫情已造成有记录以来新兴市场规模最大的资本外流,流出的资本已达830亿美元。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最新修订数据,2020-202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将减少30%-40%。鉴此,相比疫情造成的短期供应链中断,许多工业化经济体的需求和生产失速以及从发展中国家撤资所带来的“二次冲击”会给全球生产带来更深远影响。

疫情冲击暴露的脆弱性正刺激各国对既定经济模式,尤其是商品生产全球布局进行重新评估,对于建立“自主”和“国内”供应链以及提高供应链弹性的呼声渐起,希望跨国公司在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减少库存和提高资产利用率以优化运营的因素外,重新考量在全球的生产布局。

4月17日,中国美国商会和上海美国商会发布了其联合普华永道中国开展的在华美企供应链问卷调查结果:68%的受访企业表示公司将在未来3个月内恢复正常运转。在未来的数个月中,物流相关挑战将最为显著,受原料影响的产能挑战居次。短期来看,超过70%的企业没有计划转移生产地、供应链或到中国以外的地区进行采购;计划转移采购地的公司比例(24%)是计划转移生产地的公司的两倍(12%)。

凭借在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市场网络的新枢纽,疫情难以撼动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但不容忽视的是,供应链国有化或区域化发展无疑将进一步降低全球供应体系的多样性,减少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通过融入全球价值链获益的机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带来沉重打击。对此,联合国及其他多边机构倡导的协调一致的政策也许是摆脱经济危机最有效的方式。各方应强化多边决策,协助各国探索实现包容和可持续工业发展的路径和方式。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