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国家风险最新特点回顾与趋势展望

发布日期:2020-04-22 09:23:20来源:微信公众号 中债资信作者:
由于欧美频繁通过贸易政策介入东南亚国家内部事务,可能会加大东南亚国家国际贸易和国内投资准入环境的波动性,竞争环境将更为激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中债资信,本网获授权转载)

内容摘要:

作为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体,亚太地区国家在2019年全球经济疲软和贸易环境趋紧的形势下首当其冲。美联储降息和对全球贸易摩擦不确定性的担忧推动亚太国家在2019年进入广泛的降息周期,部分东南亚国家的企业负债率过高,局部地区的家庭债务问题和外汇波动值得关注。随着全球自然灾害和疾病为生产和旅游业带来难以预计的不确定性,高度全球化的亚太地区比世界其他地区表现得更为脆弱。

展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将主导中短期内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多数国家将面临经济明显下行、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的攀升。超低利率环境释放的流动性有可能涌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推高资产泡沫。在此期间,外债水平较高或经常账户常年赤字国家的汇率波动可能加大。长期来看,由于欧盟和美国越来越频繁地通过贸易政策介入东南亚国家内部事务,这一趋势可能会加大东南亚国家国际贸易和国内投资准入环境的波动性,中资机构在东南亚面临的竞争环境也将更为激烈。互联网技术正在改变该地区许多产业生态,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将加深这一变革趋势。

一、国家风险最新特点回顾

(一)出口形势严峻与内生动力不足导致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速普遍放缓

作为高度出口依赖型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亚太地区国家在2019年全球贸易环境趋紧波及经济表现的形势下首当其冲。虽然部分国家曾经短暂地受益于中美贸易摩擦下的替代性贸易转移,但全球外部需求的放缓基本抵消了这部分增长,导致亚太国家的宏观经济数据和制造业数据普遍走弱。除了越南和柬埔寨,2019年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老挝的出口均出现回落,出口导向型的泰国和新加坡下滑得尤为明显,出口规模甚至出现收缩。

(二)大范围降息热潮推高资产泡沫和企业债务压力

美联储降息和对全球贸易摩擦不确定性的担忧推动亚太国家在2019年进入广泛的降息周期。由于部分东南亚国家的负债率近年来增长较快,此轮货币宽松政策可能会鼓励企业和家庭借贷,导致实体经济的债务负担进一步加重,同时削弱其国内的消费基础。释放的流动性也可能涌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推高资产泡沫。在外债水平较高或经常账户常年赤字的一些国家,长时间的低利率水平可能削弱其应对货币贬值和保持汇率稳定的能力。

(三)极端天气为生产和旅游业带来难以预计的不确定性

由于地处太平洋火环并大部分地区面对太平洋海域,日本、缅甸、菲律宾、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越南和泰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受极端天气事件影响最大的区域。自1970年以来,全球灾难丧生群体中的59%,即200百万人位于亚太地区,平均每年死亡人数达到42000人,其他地区的平均水平为28730人。2018年全球281起极端自然灾害事件中几乎有一半发生在这个区域,包括10起最致命事件中的8起。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自然灾害的影响已经从单纯的人员伤亡逐渐发展为更多有形资产的毁坏,这类风险对企业而言已经不仅停留在安全层面,也包括极端天气造成的成倍增长的生产损失、电力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损坏造成的供应链中断风险、能源价格波动带来的运营成本上涨风险等。在这些方面,高速发展的亚太地区比世界其他地区更为脆弱。

二、区域国家风险趋势展望

(一)东南亚国家趋于波动的贸易和投资环境或将成为新常态

长期以来,欧盟和美国利用其有吸引力的市场来制定双边贸易和监管政策,基于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欧盟在近些年更加明显地向美国靠拢,为贸易交往冠上政治和意识形态条件,试图提高其不断被削弱的地区影响力,迫使东南亚国家接纳其影响力和价值观。美国主要基于其对华战略来调整对东南亚各国采取的措施。在这场地缘博弈中,日本的角色同样值得关注。由于美国作为战略伙伴的可靠性在过去两年里不断下降,根据《东南亚国家状况调查报告》,有更多的民众对日本发挥更大的战略伙伴作用表示欢迎,与之同步的是日本在东南亚日益增长的战略足迹。

(二)低利率持续催生高于可负担能力的房地产泡沫

随着欧美发达国家的传统房地产投资市场接近饱和,投资者开始更多地关注东南亚国家。这些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吸引力来源于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比较稳定的政治环境,远低于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良好的房地产租金收益率,以及强劲的资产增值预期。相比于房地产市场,多数东南亚国家的交易所市场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上市公司规模和行业可选性十分有限,在低利率环境下更多资金可能倾向于涌入房地产市场。基于现阶段东南亚的货币环境、企业债务水平、当地居民住房可负担性、平均房地产租金收益率,这些国家存在远期房地产需求缩减,而行业供给逐渐过剩,进而形成房地产泡沫的条件和趋势,成为长期量化宽松后金融风险溢出的导火索。

(三)互联网技术和新冠肺炎疫情将给区域带来机遇和挑战

社交媒体渗透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东南亚地区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塑造技术趋势。60%的社交媒体渗透率表明东南亚一半的人口有机会进入数字经济,而互联网用户以及在线购物用户数量的高速增长的则意味着数字经济在拥有广阔基数的基础上,也进一步呈现出高增长的潜力。在此基础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爆发将加深这一变革趋势,包括电子金融基础设施的加速落地与应用,和消费者行为与需求改变驱动的商业模式转变等。流行性疾病的广泛传播塑造了消费者在降低风险、降低焦虑和提供安全与归属感产品与服务的需求,而消费者需求正在重塑零售、餐饮、物流、打车、游戏、教育、移动支付等行业的运营模式和营销策略。

(四)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为区域政治走势和一体化进程带来全新变量

进入2020年,部分东南亚国家内部的党派摩擦呈现出加剧的趋势,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成为执政者平息或加剧社会两极化的双刃剑。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部分东南亚国家持续低迷的出口和经济形势使得社会上出现更多的反对声音,为反对党质疑政府执政能力创造了有利环境。泰国执政联盟正在面临解散其反对党未来前进党后不断涌现的民间抗议游行,“马哈蒂尔辞职事件”后马来西亚新组建的执政联盟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同时引发了少数族裔的连续示威活动。

作为2020年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风险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无疑给这些脆弱性较高的政府带来更大的执政挑战,如果执政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处理能力和表现欠佳,由经济下行、企业停产、工人失业率上升累积的社会不满情绪可能会在疫情逐渐消退后集中释放,现阶段受疫情约束的公共集会和游行活动也可能面临难以约束的情况。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