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博览会是中伊经贸合作的关键纽带
“中国的产品不仅质量过硬、价格合理,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的热情和真诚让伊拉克人民感受到兄弟般的情谊。”初夏,草木葱茏时节,伊拉克中国友好协会主席、伊拉克—中国商业理事会创始人海德尔·鲁拜伊走进国际商务会客厅。在接受专访时,他多次用“家人”形容两国关系。
作为中伊经贸合作的重要推动者,海德尔·鲁拜伊亲历了从2004年首次踏上中国土地到如今中阿博览会搭建“金色桥梁”的历程。在他看来,中阿博览会不仅是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更是民心相通的纽带。
作为中阿博览会的老朋友,海德尔·鲁拜伊对中阿博览会的平台价值有着深刻洞察。“对伊拉克而言,中阿博览会正推动出口结构从单一能源向多元化升级。对中国企业而言,伊拉克是一个充满新机遇的市场,中企在伊投资已从基建扩展到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新赛道,中阿博览会激活了两国合作新动能,是伊中经贸合作的关键纽带。同时,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领域广泛,特别是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阿博览会更成为促进双方在能源、基础设施、数字经济等领域务实合作非常重要的平台。”
中国连续多年稳居伊拉克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国机遇”如何成就中伊贸易双向奔赴?在海德尔·鲁拜伊看来,这一关系的稳固源于“中国制造”的务实竞争力和“民心相通”的持久黏性这两大核心动力。
“从汽车到太阳能设备,中国产品兼顾性价比与技术适配性,尤其适合伊拉克重建需求。”他特别提到,通过中阿博览会等平台,中国企业从“卖产品”转向“建生态”,让伊中合作从贸易延伸到技术赋能。为进一步推动伊中文化和经贸联系,2018年,海德尔·鲁拜伊发起创立了伊拉克中国友好协会。伊中友协还开设了中文课堂,承办汉语水平考试,这也是当前伊拉克唯一的汉语水平考试考点,通过语言这一“软实力”工具,将中阿博览会与中伊经贸合作推向更深层次。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即将启幕,“创新绿色繁荣”的主题标注着合作新高度。从能源基建到数字蓝海,从商贸往来到民心相通,中伊二十年携手印证了务实与真诚的力量。正如海德尔·鲁拜伊所言:“这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正以中阿博览会为支点,撬动着更广阔的互利共赢未来。”
(商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