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前政要洪姆巴赫:中国用几十年走完其他国家几百年走的路
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成为中共二十大后首位访问中国的欧洲领导人,举世瞩目。
“外交意味着:尽管态度、观点和目标不同,人们仍相互交谈并寻求利益平衡。这是文明的伟大成就。”近日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专访时,德国波恩应用政治研究院名誉院长、德国联邦特别事务部原部长波多·洪姆巴赫指出,德国与中国的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在复杂而危机四伏的世界形势下,我们必须克服偏见、避免误解,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才能稳定发展。
截至2021年,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2021年中德贸易总额达2453亿美元,占中国与欧洲贸易额的19.9%;中国是德国最大进口来源国,2021年德国自中国进口达1424亿欧元,同比增长20.8%。
波多·洪姆巴赫表示,德中互利合作的基础是公平竞争、可靠的规则和尽可能多的机会。通过开展外交活动,即使是小的解决方案也可以使互惠互利变得切实可行,并让人们对更重要解决方案的产生报以信心。
“当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时,我们或许不需要外交;但在暴风雨中和危险的悬崖上,外交是不可或缺的。”他打比方说,外交过程常常布满荆棘,需要耐心和想象力。但即使在遭遇挫折后,真正的外交官也会继续寻求解决办法。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波多·洪姆巴赫评价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必须加以培育和利用。每个国家也都有自己迈向未来的道路。他钦佩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里走过了其他国家用几百年走过的路,而对国际合作的开放态度是成功的关键。对内塑造自身特色,对外塑造建设性的力量,这是中国的庞大规模赋予自身的特殊责任。
“作为一个欧洲人,我信奉多极世界。”在这位德国前政要看来,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人们只需要练习“如何比从前做得更好”。狭隘的民族主义虽然有回潮之势,但终究不会占上风。人类面临的重重挑战影响着每一个人,我们必须努力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在地球这艘航船上,全人类命运与共,每个人的利益彼此交织。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明年将迎来10周年。波多·洪姆巴赫表示,发展是在交流和相遇中实现的。富裕国家往往缺乏安全感,从而变得保守;贫穷国家可能出现好的想法,总有一天也会改变世界。贸易路线是传播思想的生命线,推动了文化和政治的进步。实现发展共同的先决条件是和平。和平不是一切,但如果没有和平,一切都是空谈。
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率常年维持在高位,西方研究机构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共产党得到民众拥护的关键是什么?波多·洪姆巴赫指出,中国成功地唤醒了大部分人口对更美好未来的憧憬。在这样实现集体进步的承诺之下,个人受到的限制是可以接受的。对未来的乐观、日益繁荣以及安全的保证是人们追随并支持政府的理由,对世界上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如此。
波多·洪姆巴赫是北京这座城市的常客,他还记得第一次到访北京大约是在35年前的1987年。“我一直对这样一座特大城市如何应对多方面的巨大挑战印象深刻。我注意到,空气等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在北京非但没有被遗忘,还被明确地视为一项任务。这个国家及其首都始终是令人兴奋的历史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