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欧三方角逐,未来创新领域谁主沉浮?

发布日期:2020-07-22 15:19:50来源:中德商务通作者:
调查结果显示,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创新领域的实力对比正在发生转变:美国依旧在整体专利水平中位居榜首,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在近10年迅速崛起,欧洲则逐渐处于劣势。

创新是促进企业和国家进步、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2019年,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划分7个类别就德国国内的企业创新能力做过一项调查,调查显示德国高达46%的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仅有25%的企业属于创新型企业。

今年,该基金会与瑞士经济研究咨询机构Econ Sight合作,再从国际角度,共同对全球58个未来核心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情况进行调查,这58个领域包括3D打印、5G、人工智能、能源转型等,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根据德国《商报》6月4日刊登的调查结果显示,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创新领域的实力对比正在发生转变:美国依旧在整体专利水平中位居榜首,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在近10年迅速崛起,欧洲则逐渐处于劣势。

PART 01

中国崛起、德国衰落,欧洲何去何从?

(一)中国在创新领域迅速崛起

近年来中国在未来核心技术领域中拥有的专利数量迅速增长。2019年,在58个核心技术领域中,中国在42个领域的专利占比居世界前三位,更在营养和环境两个领域中位居榜首。而在2010年,中国的专利占比还未有一项进入前三,在2000年甚至没有进入前五的领域。从增长速度来看,自2010年起,中国的世界级专利数量增幅超过50%;从具体领域来看,中国在环保领域专利占比遥遥领先(再循环领域,中国专利占比25%,美国21%;水处理领域,中国36%,美国22%)。在区块链技术中,中国占比33.5%,直追美国的35.6%。

(二)德国创新:长处与短板并显

德国在风力发电领域表现最为突出,占有21.2%的世界级专利(958项专利,仅次于美国的991项),位列世界第二。同时,本次新冠危机也显示出了德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领先,疫苗领域中的世界级专利有10%来自德国,在疾病研究和精密医学领域德国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在3D打印领域表现尚佳,拥有15%的世界级专利。

但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等许多未来技术领域表现较差,即使是在汽车和工业等传统领域也是如此。虽然德国仍是欧洲专利数最多的国家,但在世界范围内也正走向衰落。2010年,德国在47个领域位列前三。而2019年,这数字减少超过一半,降至22个。目前,新冠疫情导致制造业长时间、大规模的减工减产以及投资、研发投入的缩减,可能会使德国创新衰落进一步加剧。

(三)欧洲创新落后,须新建统一创新体系应对未来挑战

德国未能在58个领域中的任何一个拔得头筹,如果将欧盟作为整体来看,也仅在风力发电和功能性食品两个领域占据首位。文章认为,中国创新崛起的原因在于中国的科技创新战略,中国政府为此提供了高额补贴,并引导企业和机构有意识地加大对飞机制造、电动汽车、芯片制造等经济核心产业的投入和研发。而在美国,创新领域的成功则源自大型企业和高校之间网络化的科研共同体,这种模式能更加务实高效地促进研发。

鉴此,贝塔斯曼基金会董事会成员布里吉特·莫恩认为,未来的竞争并非来自欧洲内部,而是来自亚洲和美国。欧洲各国必须意识到创新对于未来国际竞争的重要性,在创新领域拿出明确统一的行动方案。在这种背景下,欧洲应建立泛欧创新平台,该平台可由各国政府预算和财政激励提供支持,打造一体化的创新生态体系。目前新冠疫情的冲击给各国政府提供了重新考虑社会优先事项的机会,可趁此时调整思路,为欧洲创新领域制定大规模的刺激方案,放弃继续沿用以前折旧补贴的老方式。

PART 02

三大领域谁领风骚?

(一)新冠疫情中的焦点:医疗卫生领域

医疗卫生领域是欧洲唯一在专利占比方面领先东亚的整体领域。该领域的世界级专利主要集中在有关肿瘤和艾滋病等重症治疗方面,欧盟所持专利占比为24.1%,北美专利占比从2000年的55.7%下滑至42.7%,东亚占比16.5%,其中中国仅占比7.1%。在整体医疗卫生行业,美国以近40%的世界级专利占比稳居榜首,中国也在迅速崛起,但主要依赖在中国本土进行研发的国际制药和生物技术企业,如罗氏(Roche),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和诺华(Novartis)等。

(二)创新依赖大户:新能源领域

德国在光伏业衰落、东亚崛起。德国曾是世界光伏业的领军者,在2005到2008年,德国一直保持世界光伏产能第一大国的地位,然而随着2018年旗舰企业Solarworld关闭最后一家工厂,德国的光伏业发展也陷入停滞。目前,德国在该领域掌握的世界级专利占比仅为10%,跌回2000年水平。而中国占比13%,同时亦被韩国超越,在2000年左右,中韩两国在光伏行业几乎毫无建树。

东亚在电池行业一马当先。能源行业是最依赖创新的行业之一,如电动汽车的发展主要依靠电池技术的创新。目前新能源领域近一半的专利来自电池行业,东亚在该行业中一马当先。2019年,东亚拥有电池业近45%的世界级专利,北美占比仅为29%,而欧盟多年来在该行业的专利占比基本停滞在17.5%左右,德国则从9%降至7.5%。虽然有部分企业打着“德国制造”的旗号宣传其电池产品,但德国电池企业主要从事的是电池组组装,而真正的电池制造核心技术则主要掌握在三星、LG、松下等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的企业手中。

风电行业是欧洲在新能源领域中唯一的亮点。除了Nordex、Nidec、Sennion和Gamea等公司外,很大一部分专利归功于风力涡轮机制造商Enercon。

(三)3D打印:德国工业数字化领域未来发展机遇

未来工业领域的发展重点是在网络环境中的现代生产技术应用,涉及工业控制、机器人、网络工厂和3D打印等技术。在此领域中,东亚拥有39%的世界级专利,北美拥有33%,欧洲在近年的发展中略有提升,达到20%上下。一些世界领军企业如日本的电器和机械制造商Fanuc,以及由中国美的集团控股的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KUKA均已制定出了自己的数字化理念。

长期以来,众多德国因自身企业组织结构或规模问题,未能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但在3D打印这一未来工业细分领域却表现突出。目前德国拥有众多已经应用3D打印的企业,3D打印技术的供应商与来自化工、能源、软件等行业的企业已展开密切合作,德国在该领域的世界级专利占比不断提升(2000年不到10%,2019年达15.5%,仅次于美国)。目前,3D打印已完美嵌入到德国制造业价值链中,使之成为德国最具发展机遇的行业。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