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7月8日,拜登又表示,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任务将于8月31日结束,以结束美国史上参与时间最长的战争。 ...
新华社柏林6月23日电 利比亚问题国际会议23日在德国首都柏林召开,与会各方呼吁外部势力停止干预利比亚局势、要求外国武装及雇佣军撤出利比亚,以推动该国实现和平稳定。 ...
西亚战争及恐袭击风险显著增加;东南亚安全局势因海洋权益竞争冲突而有所紧张;缅甸政局动荡、社会环境难以好转,安全形势令人忧虑;南亚新冠疫情爆发导致的医疗资源紧缺容易引发失序、混乱,存在安全风险。 ...
07 利比亚 利比亚国内敌对的军事联盟已停止武装交火,联合国也已重启了旨在统一利比亚的谈判。但要实现该国的持久和平仍将面临诸多的艰难险阻。 ...
虽然伊朗总体上对美种种打压保持“隐忍”,竭力避免与美发生战争,但外部环境变化也导致伊朗国内政治生态发生变化,伊朗的对外政策渐趋强硬。 ...
尽管如此,今年1月初在筹备柏林利比亚问题会议之际,德国政府还从俄罗斯政府的支持中获益。过去几年,地中海的南部和东部邻国出现了许多倒退,例如叙利亚和利比亚。 ...
其大部分演变路径依常规可以预测或识别,如战争风险,需要有军事动员与准备,双边关系矛盾积聚到交恶甚至出现严重对抗等接近临界点,一般都是可以预见的。这种预见过程,为风险规避提供时间上的便利。 ...
但是,随着阿拉伯国家在几次中东战争中失利,尤其在1979年3月埃及与以色列媾和并结束战争状态以后,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矛盾开始蜕变为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矛盾。 ...
唐怡介绍,由于国际商事合同复杂性更强,案件周期可能更长,例如,2011年利比亚发生战争,涉及中资企业在当地的工程承包独立保函的纠纷,事发8年后才做出终审判决。 ...
三、美国作为制裁发起国针对目标国金融制裁的特点 通过美国近年来对伊拉克、伊朗、利比亚、俄罗斯、朝鲜等国实施金融制裁的手法和效果等进行案例分析,可归纳总结出其金融制裁的一般做法。 ...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挑拨沙特与伊朗对抗、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两次轰炸叙利亚并宣布从叙利亚撤军,都是加剧地区形势动荡的主要根源之一,其最直接的危害是加剧了中东国家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地区大国的恶性竞争乃至“代理人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