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同欧盟多国展开外交互动,回顾了中欧贸易50年来的发展经验,就双方贸易合作开展理性探讨,向国际社会释放出共同践行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的积极信号,表明中欧互利合作依旧大有可为。
在中欧建交50周年的历史机遇下,双方应进一步深化对话与互信,共同捍卫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体制,推动国际贸易规则的完善和全球经济治理的改革,同时在高科技、制造业、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深化产业...
近日,在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即将召开之际,中国驻慕尼黑总领事馆总领事邱学军接受《欧洲时报》德国版专访,就中德、中巴合作交流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位于德国西北部北海沿岸的威廉港是德国第三大港口,仅次于汉堡港和不莱梅港,并且拥有该国唯一的深水集装箱码头。24日上午,一艘由中国宁波舟山港启航的货轮抵达这里,标志着连通中国长三角地区与德国...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的背景下,中欧保持战略沟通,坚定伙伴认知,扩大开放合作,维护多边主义,符合双方根本利益,有利于推动中欧关系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
商务部认定,欧盟依据《外国补贴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中国企业调查中采取的相关做法存在《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第三条所规定的情形,构成贸易投资壁垒。
1998年到德国定居后,吴敏最初在柏林一家体育俱乐部任教,2003年成为德国国家武术队总教练,2018年创立欧洲范围内第一所将中文与武术教学相结合的学校。
作为中欧经贸往来的重要象征,中欧班列为双方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树立了积极典范。中欧关系如何在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全球治理等领域持续深化?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蔡润20日在欧洲媒体欧洲新闻台”发表署名文章,表示中国经济将经历新的发展,中国愿同包括欧方在内的国际社会分享发展机遇和发展红利,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挥引擎带动作用。
20日发布的《欧洲蓝皮书:欧洲发展报告(2023~2024)》指出,中欧关系若要持续稳定发展,就需要对彼此的依赖性进行客观认知,保持务实合作韧性,推动双方关系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