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光伏、风电、水电、热能等领域已与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开展了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额每年均维持在20亿美元以上。
《合作规划》是中方同区域性国际组织签署的第一份共建“一带一路”规划类合作文件。根据安排,中方还将同非盟委员会建立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合作规划》实施落地。
卡姆奇克水电站是中乌政府间水电领域合作协议框架下项目。作为2017年5月“一带一路”峰会上中乌两国政府签署的一系列合作协议的首个落地项目,该项目是中乌经济合作的重要工程。
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合作的韧性和潜力巨大,将继续鼓励、支持中国企业与有关国家和企业深化投资合作。
近年来我国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转移合作中取得了长足进步,持续深入开展合作,对深化与沿线国家科技伙伴关系、促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2020年9月1日,在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企业2004家,排名第一;中国企业1741家,排名第二;土耳其企业1441家,排名第三。
2020年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建设项目共收到434份项目申报书,经资格审查和专家评审,拟择优支持“一带一路”精准农业国际合作联盟等62个项目。
重点扶持方向包括拓展数字文旅产业合作、加强创意设计合作、推动旅游演艺合作、促进文化和旅游投资合作、建设文旅产业国际合作服务平台、强化国际化产业人才培养等六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