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签首航记Day2·coffee break:聊聊艺术、旅行和Visa
【欧洲时报特派记者北京报道】12月2日这天,北京的天气格外晴朗。在798艺术区的小广场、小街道上,我尽量行走在那些有阳光的地方,享受北京冬日阳光的温暖。不少趁周末来这里休闲的人们,有大人,有孩童,在画廊或商店间进出,在某座室外雕塑前或一面艺术墙前拍照留念。
地处北京市区东北一隅的798以当代艺术和国际化知名,在这里我有幸结识法国记者和作家蒲皓琳女士(Caroline Puel)和她的丈夫程昕东先生。程昕东经营着一家国际当代艺术空间兼咖啡厅,我们在喝咖啡闲聊中,自然又要聊到免签这个话题。
我问蒲皓琳女士是在什么时候得知免签这个消息的。她说:“我很荣幸地作为昔日法国留学生代表之一,陪同法国外交部长科隆纳女士(Catherine Colonna)访问了中国。所以这个消息公布的时候我就在现场。”我笑着跟她开玩笑说:“那你真是第一个听到的。”
蒲皓琳女士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84年。她在中法两国之间频繁往来已经有近40年的经历。我请她为我讲述第一次办理来华签证的故事,还有在1984年那个时候申请签证是不是很麻烦。蒲皓琳女士的回答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她说那个时候申请签证其实很简单,要比2000年代还简单。她第一次来华是在法国驻华大使馆实习,她的签证由法国外交部替她申请,所以她很容易就拿到了签证。第二次来华则是以留学生身份,从巴黎政治学院到北京外交学院留学,所以留学签证也非常顺利地拿到了。
我接着询问蒲皓琳女士的丈夫程昕东先生:工作在798艺术区的人们,得知免签的消息后有何反响?他倒反问起我来:“你看,这个咖啡厅里如果能来更多的法国客人,不是更好吗?”于是我们又聊起,若有越来越多的法国艺术家不再需要办理签证,就能来这里办展、参展、交流,这个艺术区将会更加活跃。
时间过得挺快。太阳落山了。街灯亮了。我看到了789艺术区傍晚的景象。
蒲浩琳Caroline Puel
法国《观点》(Le Point)周刊驻华记者、法国新闻界最高奖项“阿尔伯特·伦敦奖”(Prix Albert Londres)获得者。
蒲浩琳女士1984年第一次来到中国,自此从事外交及新闻工作多年,并潜心写作,出版了《Les trente ans qui ont changéla chine》等著作,致力于让更多的法国人了解真正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