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智库代表团赴欧交流 王辉耀:人文交流推动中欧关系向好发展

发布日期:2022-07-17 09:05:47来源:欧洲时报作者:陈辉
时隔三年,CCG重启线下对话,与当地专家学者就中欧友好关系、双边经贸发展、人文交流等话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重构国际间的理解贡献智库力量。

全球化智库(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后文简称CCG)专家学者团于7月9日赶赴欧洲,开启了为期十天的“二轨外交”欧洲行。期间,CCG在法国巴黎、德国柏林、比利时布鲁塞尔等地展开交流活动。

时隔三年,CCG重启线下对话,与当地专家学者就中欧友好关系、双边经贸发展、人文交流等话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重构国际间的理解贡献智库力量。15日,正在欧洲考察的CCG理事长王辉耀接受记者专访,就中欧交流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未来中欧关系发展回答了记者提问。

重构信任从面对面交流开始

作为疫情以来首个赴海外出访的中国智库代表团,王辉耀表示此次访问超出了自己预期。

“首先是接待我们的热情超出了预期。时隔三年,原来访问过的一些机构更换了负责人,但大家仍表现出对中国智库代表团的欢迎。另外,欧洲多国逐步放松疫情管控措施。以旅游业为代表的许多行业已经开启了全面复苏态势。”

在俄乌冲突大背景下,欧洲一些国家或地区对中国抱有偏见。“在交流过程中发现,当地人的赴华热情并未退却。不少机构和专家学者都希望中国能进一步缩短隔离时间,恢复照常通航后,尽快实现交流往来。”王辉耀进一步说,“他们也期待接待更多的中国留学生以及中国的旅客。”

与三年前到访不同,王辉耀坦言,整体上双方交流的氛围还是出现了变化。受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王辉耀提示,欧洲国家普遍对中国政治生态表示担忧。“法国和德国作为欧盟的两大龙头国,正在准备出台本国对中国政策报告的分析。”另外,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很多,一些欧洲国家地区和人民对华存在误解。

“和线上会议交流相比,线下面对面沟通是十分必要的。大家坐在一起更容易敞开心扉,加大信息的对称性,解开对彼此的误解。”王辉耀说道,“中欧之间的人文交流能够起到‘升温催化剂’的作用。此次交流也为世界传递出一个信号:中国正逐渐敞开线下交流的通道,我们也正为双方保持合作交流努力着。而顺畅的沟通也将影响中欧双边投资协定是否‘解冻’等问题。”

冀欧洲成为中美之间的中间人

王辉耀表示,如今中欧关系到了新的阶段。

“俄乌冲突后,欧美关系更加紧密,双方在意识形态等方面进一步贴近。但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他们处在了一个政治安全较为依赖美国,经贸方面可能更依赖中国的位置上。”王辉耀谈到,“事实上中欧存在很多共同之处,比如双方都有悠久的历史。中欧可以在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等方面有更多的合作。”

“中美欧之间如若能够建立一个高层对话协调机制,对于世界和平、世界共同发展都将起到非常好的作用。”王辉耀提出了“G3”的概念,他认为树立起中美欧的“G3”概念后,可以促使欧洲成为中美之间的中间人。中美欧大三角的鼎立也会维稳国际关系。

为了避免中欧双方信任赤字问题,王辉耀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中欧之间紧密的经贸联系是开展战略合作的压舱石。我们必须要加强沟通,多聆听企业界、文化界的声音。其次,我们要扩大欧洲朋友圈,多开展交流活动,促进姐妹城市、友好地区的互动,多找共同语言,减少双方误解误判。”

据悉,本次CCG二轨外交之行为期一个月,以新加坡为起点,在美国纽约、华盛顿的访问之后,在法国巴黎、德国柏林、比利时布鲁塞尔、韩国首尔等地继续开展访问活动,全程将举办和参与近七十场交流活动。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