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命运 共创未来——澜湄合作喜迎新蓝图
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24日举行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发表《万象宣言》,全面规划澜湄六国未来合作蓝图,及时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力。一系列务实合作新举措,生动诠释友好相处、互利共赢的精神内涵,再次清晰展现澜湄合作的广阔前景。
中国同湄公河国家是好邻居、好伙伴、好兄弟。澜湄合作是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自2016年启动以来,澜湄合作始终以项目为本、发展为先,接地气,务实效。4年多来,澜湄合作机制建设日益完善,合作领域持续拓展,给六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澜湄合作因水而生,水资源合作的提质升级引人瞩目。此次会议期间,中方宣布将从今年开始,与湄公河国家分享澜沧江全年水文信息,共建澜湄水资源合作信息共享平台,更好应对气候变化和洪旱灾害。此外,还将定期举办水资源合作部长级会议和水资源合作论坛,落实好《澜湄水资源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实施好大坝安全、洪水预警等合作项目,提升流域综合治理和水资源管理能力。
显而易见,中方提出的举措有利于澜湄国家共同预防和应对旱涝灾害,更快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更高效地利用水资源。水文信息的透明分享,传递着共同发展的诚意;水利建设的深入落实,映射着互助团结的精神。老挝总理通伦、缅甸总统温敏、泰国总理巴育等澜湄国家领导人一致对中方实实在在推动互利共赢的举措表示赞赏、感谢和支持。
深化互联互通合作,是澜湄合作的重要看点。《万象宣言》指出,鼓励“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与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协调对接。这一对接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将进一步畅通贸易通道,调动中国西部、西南部以及东盟国家力量,实现对湄公河国家的更大投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协同发展。
如今,澜湄流域的互联互通网络建设正在推进。中老铁路穿过大山、越过沟谷、跨过江河,从中国铁路网西南端一路向南至老挝首都万象的图景已清晰可见;将中国西南与越南、老挝、缅甸直接相连并将接驳泰国、柬埔寨的先进高速公路网络逐渐成形……澜湄合作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对接,显现区域发展的更高格局,更远大的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在新冠疫情仍然蔓延的背景下,加强公共卫生合作是澜湄合作不可或缺的部分。中方在会议期间宣布,将在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框架下设立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湄公河国家提供抗疫物资和技术支持。中方新冠疫苗研制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优先向湄公河国家提供。这些举措鲜明体现守望相助之情、同舟共济之义,受到各方广泛好评。
此外,从携手推进绿色发展,到共同打击走私犯罪,从鼓励深化金融合作到深入拓展农产品贸易,澜湄合作新蓝图覆盖广泛,目光长远,为各方共同发展再次树立坐标。
回首过去,澜湄合作的累累硕果充分证明,澜湄合作没有孤岛,携手发展的道路上,一个都不会落下。展望未来,人们坚信,澜湄合作的新蓝图将指引各方深化互信共识、践行开放包容理念,澜湄六国携手发展的步伐将更加坚定有力。
附:
关于澜湄合作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对接合作的共同主席声明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于2020年8月24日通过视频方式召开,共谋澜湄合作未来发展。会议由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总理通伦·西苏里阁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共同主持召开,澜沧江—湄公河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均出席会议。
我们忆及2016年3月23日发表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三亚宣言》、2018年1月10日发表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金边宣言》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致力于拓展和深化互利共赢合作,促进澜湄流域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成员国人民福祉,缩小本地区发展差距,建设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认识到澜湄合作是由流域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致力于深化域内国家间跨境经济和发展合作,促进贸易投资发展;
注意到“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简称“陆海新通道”),将通过中国西部地区,实现东南亚与欧亚大陆多维度有机连接,旨在成为集区域生产链和供应链联动、陆海集聚、通关效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大通道;
认识到澜湄合作与“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共同重点领域对于提升澜湄国家间经贸投资合作水平的重要性,对推动贸易投资畅通稳定,提升域内供应链产业链水平,建设强韧、包容、可持续发展和有竞争力的次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认识到有关合作对澜湄国家提升各自发展战略优势、特别是对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带来的机遇,以及“陆海新通道”对促进澜湄各国、次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经济合作和提升互联互通及发展水平的作用。
为支持澜湄合作与“陆海新通道”建设开展对接,并为此提供必要的政策和各类资源支持,我们:
一、重申致力于推进互联互通、贸易投资和产能合作,提升贸易便利化,进一步探索陆海设施联通,开展多种形式的贸易投资促进活动,建设更有韧性和可持续性的地区产业链和供应链,推动澜湄地区高质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
二、通过对接,提升数字经济、人力资源、中小微企业等领域合作,共同有效克服新冠肺炎疫情负面影响,助力六国复工复产合作和经济复苏。
三、依托澜湄合作优先领域合作联合工作组、“陆海新通道”建设高官会等现有机制平台,推动澜湄合作与“陆海新通道”建设顺利对接。
四、指示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GCMS)就澜湄合作与“陆海新通道”对接合作的广阔市场潜力开展深入研究。有关研究成果应向相关澜湄合作高官会和外长会报告,以确定优先合作领域并报请澜湄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审定。
五、以澜湄合作与“陆海新通道”建设对接为契机,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澜湄国家合作水平,助力东盟共同体建设。
六、该声明以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中方和老挝方共同主席名义于2020年8月24日正式发表。
多国人士高度评价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成果
多国人士认为,此次会议全面规划澜湄六国(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未来合作蓝图,有助于六国加强伙伴关系,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共同应对新冠疫情并推动社会经济复苏,共同打造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柬埔寨外交部国务秘书卢伊戴维表示,澜湄合作机制发展迅速,已成为六国之间共同推进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平台之一。会议提出的推动澜湄合作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简称“陆海新通道”)对接,助力建设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将促进湄公河国家产品直接进入中国中西部大市场,进而输往中亚和欧洲市场。在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前所未有冲击的背景下,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将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引擎。
柬埔寨贝尔泰国际大学资深教授约瑟夫·马修斯表示,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将毫无疑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减少贫困。在和“陆海新通道”发展对接这一倡议下,更多澜湄国家的产品将获得新的市场,为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新的就业,甚至促进新的产业门类发展,提升人力资源水平。“我相信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将成为区域内促进多边合作、推动自由公平的市场经济和包容透明发展的助推器,为区域发展打开新的机遇之门。”
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长宋马·奔舍那说,“远亲不如近邻”。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合作伙伴,及时透明地与下游国家共享澜沧江水文数据,开展应对水旱灾害应急合作。2016年和2019年,湄公河国家遭受严重旱情,中国加强对澜沧江水库的科学调度,有效缓解了旱情,得到了包括老方在内的湄公河国家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将与其他五国对口部门一道努力,积极落实本次领导人会议关于澜湄水资源合作的新共识,助力打造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为本地区和平与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泰中商务委员会主席邱威功说,在疫情冲击世界经济的大背景下,此次会议将为地区合作和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澜湄地区近10多年来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有着独特的区位、交通物流、文化相融的优势。在澜湄合作机制下,各国政府在海关、产能合作、跨境贸易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该地区的合作将成为全球开展区域合作的典范。
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联合秘书长钦貌林表示,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澜湄合作应当进一步深化。农业发展对所有澜湄国家发展都非常重要,各国需要在农业科技、物流和环境保护方面加强合作。他对中方将设立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决定表示欢迎,对中方继续向湄公河国家提供抗疫物资和技术支持给予高度评价。
钦貌林说,中国在减贫领域经验丰富,能够给湄公河国家提供帮助。区域国家应该在帮助贫困女性、应对自然灾害、提升农村地区卫生意识和其他社会责任活动领域携手合作。现在是时候向世界证明,澜湄国家可以通过团结与合作来取得区域的繁荣发展。
越南自然与环境保护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黄国勇赞赏中方分享澜沧江全年水文信息,认为此举将有助于湄公河三角洲更好地应对旱季海水入侵等问题,促进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中方将从今年开始分享全年水文信息 共同应对洪旱灾害
李克强在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视频会议上表示,中方将从今年开始与湄公河国家分享澜沧江全年水文信息,共建澜湄水资源合作信息共享平台,更好应对洪旱灾害。李克强说,澜湄合作因水而生。澜湄六国共饮一江水,可以说亲如一家人。澜湄机制成立4年多来,合作从快速拓展期进入全面发展期,为地区发展注入新的“源头活水”,给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他表示,我们要充分尊重各国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正当权益,照顾彼此利益和关切,有事大家商量着办。中方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各国更好利用水资源提供更多帮助。中方将从今年开始,与湄公河国家分享澜沧江全年水文信息。中方将在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框架下设立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提供物资和技术支持。中方新冠疫苗研制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优先向湄公河国家提供。加强各机制交流互鉴,推动澜湄合作同其他次区域机制间的交流合作。积极探讨同日、韩、欧盟等开展第三方合作。
据《曼谷邮报》24日报道,泰国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希望澜湄合作机制与湄公河委员会共同开发湄公河数据信息分享平台。据了解,湄公河委员会已有25年历史,其官员也表态称,欢迎与中国和澜湄合作机制展开合作。缅甸农业、畜牧和灌溉部农业司司长耶丁吞日前表示,澜湄合作机制在过去三年中不断支持、援助缅甸的农业项目,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完善了缅甸的农业体系。
路透社24日引述泰国政府发言人阿努差的话称,有关数据共享的细节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制定完成,“六个国家的部长将讨论相关细节”。报道称,湄公河创纪录的两年干旱使沿岸以捕鱼和耕种为生的6000万民众遭遇严重困难。美国一家研究公司“地球之眼”今年发表报告,指责中国在旱灾期间在湄公河上游的11个水坝积蓄了大量水源,但这一报告遭到广泛质疑。香港《南华早报》称,“地球之眼”报告的结论被质疑超出证据所表明的范围,其对数据的选择性采纳显示出“数据政治化”。
美国近来频繁插手湄公河问题。美国国务卿蓬佩奥8月1日与缅甸、柬埔寨、泰国、老挝、越南等湄公河流域五国举行“湄公河下游倡议”部长级会议。在此之前,美国务院官员挑拨称,湄公河发源于中国,但中国在上游修建大坝等举措对下游国家产生不利影响,下游各国必须妥善应对。《南华早报》本月发文称,湄公河已经成为美中另一场“叙事之战”的战场。由中方研究机构7月发布的报告认为,澜沧江水坝不是造成湄公河下游国家干旱的问题所在,而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报告结论指出,我国在澜沧江修建的梯级水库的蓄水补充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湄公河流域的干旱。
(综合新华社、环球时报等媒体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