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与各方共享经贸合作红利
9月24日,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落下帷幕。这是去年《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发布后举行的首次中国-东盟合作盛会,且正逢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备受各界关注。在当天举行的闭幕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介绍说,东博会在短短4天会期内取得丰硕成果,圆满落幕,留下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
经贸合作的好平台
王雷将这份成绩单概括为四方面内容:一是各国政要高规格出席,凝聚合作共识;二是推动自贸区升级版建设向纵深发展,促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三是峰会搭建中国-东盟工商界交流合作平台;四是各方高度关注,展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本届东博会在商品贸易上高效对接,投资合作务实深入,深化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据了解,本届东博会展览总面积为13.4万平方米,总展位7000个。其中,东盟及区域外国家展位1774个,7个东盟国家包馆,参展企业2848家,比上届增长2.4%。此外,本届东博会采购商团组达122个,比上届增加8.9%;有组织的专业观众超过12000人,比上届增长10%。
与此同时,东博会举行期间还举办了90场贸易投资促进活动,同时举办了东盟各国国家推介会、中国有关省市推介会、投资合作圆桌会、东盟产业园区招商大会、首届中国-东盟民营企业家峰会及中国-东盟民营企业家领袖沙龙等民营企业家系列活动、国际产能合作系列活动等,有效促成了企业合作,带动了项目落地,经贸实效进一步提高。
在促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方面,本届东博会扩大了“一带一路”国际展区,并举办波兰国家推介会、国家形象展、中波企业家圆桌会。波兰、韩国、意大利、巴基斯坦、埃及、加纳、俄罗斯、斯里兰卡等其他沿线国家的参展商品突出了本国优势特色产业。共有来自20个沿线国家的131家企业在“一带一路”国际展区参展,展区面积比上届增加59%,推动中国和东盟同区域外经济体加强合作。
对外开放的加速器
谈及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意义,王雷介绍说,一是深化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二是促进了“一带一路”贸易畅通,三是推动了重大合作机制和项目建设,四是拓展了多领域合作,五是提高了对商界的服务。
8月30日,广西自贸试验区在南宁市揭牌,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是广西自贸试验区揭牌后首次举办。
王雷介绍说,本次盛会首次设置试验区展示区,介绍了试验区的试点任务、片区范围、功能定位及其在深化沿边开放和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等方面的探索和改革;首次举办试验区推介会、投资合作洽谈会,对南宁、钦州、崇左三个片区进行了推介,帮助各国企业分享试验区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新商机。
据不完全统计,在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与广西自贸试验区相关的签约项目非常多,涉及国际电子商务、电子科技、口岸贸易加工制造、跨境物流、城市综合体、跨境贸易、跨境旅游购物、国际专业市场等领域。此外,广西分别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以务实合作推进试验区建设。
此外,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对推动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推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助力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了广西对外开放的步伐。
据透露,9月23日下午举办的11国共办部门及东盟秘书处代表参加的东博会高官会已就第17届东博会达成共识,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于2020年9月18日-21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