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中国和东盟双向投资存量15年间增长22倍

——国新办举行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暨博览会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19-08-01 09:55:54来源:“走出去”导航网作者:
截至2018年底,中国和东盟双向累计投资额达2057.1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15年间增长22倍,东盟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为促进区域内各国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和东盟双向投资存量15年间增长22倍

“走出去”导航网讯 7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情况暨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举行发布会。

中国和东盟双向投资存量15年间增长22倍

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与东盟是互利共赢的好伙伴,经贸合作发展迅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区域经济一体化成果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中国和东盟双向投资存量15年间增长22倍
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张馨 摄)

一是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中国已连续10年保持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今年1—6月,中国—东盟进出口贸易额2918.5亿美元,同比增长4.2%。

二是投资合作卓有成效。截至2018年底,中国和东盟双向累计投资额达2057.1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15年间增长22倍,东盟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为促进区域内各国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共同开展了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中马“两国双园”、中缅油气管道、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等重要项目合作;与东盟国家共建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泰中罗勇工业园、越南龙江工业园等经贸园区已落成或运营;今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东盟10国均派高级别政府代表团出席,达成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共识,签署了新一批合作协议,成果丰硕。

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议定书》于去年11月最终完成了中国和东盟10国所有的国内程序,全面生效。近年来,中方与东盟国家企业合作建设了多个经贸合作园区,为推动中国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与东盟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合作搭建了重要载体。随着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等项目建设不断推进,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新亮点和新增长点。

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9月20-23日在南宁举办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助推器”作用。据了解,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9月20日-23日在南宁举办。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和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活动为契机,突出“共建‘一带一路’,共绘合作愿景”这一主题,服务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发展,致力于促进中国—东盟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助力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15年来,始终紧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在推动贸易、促进投资的基础上,紧紧把握国际产能、园区合作、互联互通、跨境电商等合作热点,拓展平台,丰富内容,提高实效,为双方企业创造商机,为推动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创新办会模式,深化务实合作

此外,发布会上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卢鹏起介绍了第16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筹备情况。本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于9月20日-21日在广西南宁举行。峰会以“共建‘一带一路’ 共绘合作愿景”为主题,反映了中国与东盟工商界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热切愿望。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自2004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15届,目前已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商务与投资领域规格最高、影响最深的国际盛会。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 卢鹏起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卢鹏起(张馨 摄)

本届峰会创新了办会模式,将峰会年会与全年办会相结合,除了每年9月在南宁举办的年会活动外,还在全年其他时间在不同城市举办峰会框架下各类专题活动,以进一步丰富峰会内容,延伸峰会价值链。今年峰会共举办17场活动,包括8场年会活动、9场专题活动:

一是举办主题国领导人与中国企业CEO圆桌对话会。峰会期间,将邀请主题国印度尼西亚领导人与中国企业家进行对话。活动旨在帮助中国企业深入了解印尼的最新投资政策和营商环境,反映自身诉求,推动两国贸易与投资合作。

二是举办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今年商界领袖论坛的主题是“共建‘一带一路’,共享发展新商机”,将邀请中国和东盟工商界的领袖和企业家出席,聚焦国际陆海新通道等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关注的重点产业、重点领域。

三是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青年领袖创新论坛。本届青年领袖创新论坛以“责任∙使命∙担当”为主题,邀请中国和东盟知名青年企业家、投资人、创业精英,围绕前沿经济议题进行交流。

四是举办电视论坛:对话“独角兽”企业。主办方将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以“解密成长的密码”为主题举办一场电视论坛,邀请中国独角兽企业CEO围绕独角兽企业的特点和成长环境以及中美独角兽企业之间的异同等热门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五是举办中国—东盟水果产业发展论坛。水果是中国和东盟国家间进出口贸易的明星品类产品,也是中国和东盟间首批实现“零关税”的商品。论坛以“创新中国—东盟水果跨境供应链”为主题,聚焦水果加工、专业市场、物流、跨境电商等议题,推动中国和东盟水果产业合作,壮大新的贸易增长点。

除了上述这些在峰会期间举办的活动外,还在其他时间举办一系列专题活动,包括2019中日韩健康产业论坛、第二届“一带一路”新经济发展论坛、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峰会、中国—东盟商事法律合作研讨会、新材料发展论坛等。这些活动贯穿全年不同时间,遍布广西八桂大地,兼顾各个行业领域,希望通过举办上述活动,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双方产业融合。

本届东博会主题国——印尼

印尼是东盟十国中人口最多并且具有世界影响的地区大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合作伙伴。今年是印尼第二次出任主题国,主办方将与印尼贸易部合作,精心策划主题国的活动。

一是丰富主题国系列活动。第16届东博会期间,中国和印尼政要将共同出席主题国“魅力之城”开馆仪式;印尼代表团团长将与中国企业CEO举行圆桌对话会;印尼贸易部将举办印尼国家推介会等。

二是优化主题国展区安排。将印尼“魅力之城”展区设置于展区居中且人流量最大的黄金区域;优先满足印尼商品展区的展位数量和展位位置需求,优化搭建设计,打造全场瞩目的展示效果;优先为印尼企业开展贸易配对,为印尼企业创造更多商机。

三是加大对主题国的宣传力度。今年是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各国媒体云集,我们将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办好各项媒体宣传交流活动,营造印尼主题国氛围,做好主题国形象宣传。

四是在会前开展一系列主题国预热活动。5月份和7月份已经分别举办了投资东盟介绍会(印尼专场),东博会主题国新闻发布会,已经在印尼雅加达举办了中国—东盟博览会印尼展,重点展示契合印尼市场需求的中国优质产品,还组织了中国企业商务考察团考察印尼的产业园区和企业,扩大与印尼的投资合作。

将大力推进合作平台和重大项目的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杨晋柏介绍,本届博览会将聚焦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助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服务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扩大展区规模、优化展区内容、举办系列会议论坛,为企业做好贸易配对、投资撮合、产业对接等服务,推动务实合作。

(张馨 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杨晋柏(张馨 摄)

广西始终坚持把东盟作为开放合作的首要方向和战略重点,充分发挥与东盟陆海相连的区位优势,积极加强与东盟自贸区各国的经贸合作,大力推进合作平台和重大项目的建设。在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调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和作用日渐显现,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助推器作用不断加强。东博会的展览内容为中国—东盟自贸区“量身定制”,高度集中11国的企业、商品、项目资金等信息,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投资贸易便利化从政府层面推进到企业层面,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发展。

二是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不断加快。2018年到2025年将重点建设90多个项目,总投资超过750亿元。

三是中国与东盟的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成效显著。31家成员单位涵盖了东盟国家的主要港口,成为中国—东盟交通合作开放性机制和“一带一路”的海上桥梁。

四是东盟境外的经贸合作园区成果丰硕。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建区企业投资额累计投资金额已经达到了2.4亿美元,中马“两国双园”是中马两国领导人直接倡议和推动的政府间重大合作项目。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车工业合作区已经成为印尼最大的中资整车生产基地。

五是广西和东盟的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东盟已经是连续19年位列广西的最大贸易伙伴,自2010年来中国与东盟建立自贸区以来,广西与东盟的贸易额年均增长达到22%。

此外,李成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方将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对接、规划对接、产业对接,继续支持国内企业与东盟各国建立高质量经贸合作区,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分享中国经验、共促合作发展平台。中方还将推动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作用大的重大项目在东盟国家落地生根,帮助东盟国家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实施一批雪中送炭的民生工程,帮助当地改善发展条件,增强民众的获得感。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