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合作为全球提供范本
“源于中国,成果属于世界”,“一带一路”倡议对促进地区繁荣与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为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提供了新机遇……这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六年以来,越来越多人的感受。从最初的“抓紧规划”,到近年的“扎实推进”,再到2019年提出“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结出丰硕果实。中国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总额已超过6万亿美元、投资超过800亿美元。
为期三天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各方将达成一系列政府间合作协议和务实合作项目,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也将同中方签署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中国与发达国家深化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不仅是对国际合作模式的新突破,更契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区域的发展诉求,将为推动全球各国、区域开展多边合作提供了新的范本。
国际合作新模式将实现互利多赢
第三方市场合作指两国合作开发第三方国家市场,是一种国际合作新模式,秉持“一带一路”建设“共商、共建、共享”的精神,这种国际合作新模式将中国的优势产能、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有效对接,共同为第三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瑞士的ABB集团与中资企业的合作遍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了厄瓜多尔辛克雷水电站项目、孟加拉国巴库火电项目和安哥拉索约联合循环电厂等项目。还为400多家中资企业提供咨询、设计、工程、制造和服务,协助解决了不同国家和地区设计标准和行业规范差异化等问题,助其降低项目成本和工程风险。
一些美国跨国企业也参与了“一带一路”建设。如美国高速列车减震器生产商ITT Inc.,与全球最大轨道车辆制造商的中国中车签订协议,参与中国中车在“一带一路”的相关项目。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丝路智谷研究院梁海明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第三方市场合作是在面对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下行压力冲击之下,通过发挥各国的各自优势,进行优化资源分配、释放潜在需求以及培育新就业机会和经济新发展模式。在尊重作为第三方市场的发展中国家意愿的前提下,合作投资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能源、交通和金融行业等领域,以此促进这些国家加速工业化进程、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各国积极响应第三方市场合作
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顺应了全世界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自身需求,因此,得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响应。前不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进行国事访问,进一步推动中欧深耕“第三方市场合作”。中国国家发改委和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在罗马共同主办了首届中意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日前在东京表示,“日中在第三国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各种合作,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起推动作用。”瑞士联邦委员会日前作出决议,中瑞两国将签署“一带一路”倡议在第三方市场上的合作谅解备忘录。瑞士联邦主席兼财政部部长于利·毛雷尔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会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瑞士更关注在第三方市场上的合作,协调双方在第三方市场里的金融、贸易和投资等各方面的合作。
4月24日,国家发改委外资司会见法国开发署驻华代表处,双方就在中法第三方市场合作框架下加强合作深入交换意见。
梁海明表示,越来越多的国家表态支持“一带一路”,不仅将为各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将促进作为第三方市场的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企业深耕第三方市场合作,可为中国与发达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开辟新空间。“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最大受益者。不但得到来自中国企业的性价比较高的产品、中高端制造能力,还能得到来自西方跨国企业的高端技术、先进理念,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得更高性价比的装备与工业生产线,推动先进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这对于提升发展中国家自身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至关重要,是其转型升级的更佳选择,更是其致力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须不断提升国际竞争的软实力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正从愿景转化为现实。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证焦桐基金首席顾问许维鸿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六年前,为促进各国共同繁荣进步,中国倡议共建“一带一路”,还积极参与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2015年对外投资额首次超过利用外资额,2016年达到1961.5亿美元,由2002年的全球第26位跃升至2016年的第2位,成为商品与资本双输出国,今后须不断提升国际竞争的软实力。
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产能合作,不仅符合中国经济的发展愿景,也能实实在在拉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真正促进当地民生的改善。同时,中国投资或中外合资的企业要发展,也迫切需要双边、多边政府共同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投资结构也从能源为主逐渐向工业领域转移,从发达国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
许维鸿认为,中国应更加坚定不移地走全球化的道路,也要理性客观认识自身国际化经验的不足。而多层次、立体推进双边或多边合作,以为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将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各国的共同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同样为东亚儒家文明背景的日、韩企业,在国际项目的竞争中更有经验。同样是复杂的营商环境,日韩企业整合各自政府提供的综合支持能力更强,日韩政府各方面的涉外机构在配合上也更有针对性、更务实,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耐心学习和体会的。今后要加快完善国际贸易投资领域的顶层制度设计,整合外交、军事、商务、金融、投资等部门的资源,构建和强化企业与政府间新的沟通模式,确保海外利益维护行为切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