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东盟大使表示,雅加达论坛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和推进东亚区域合作
中国驻东盟大使黄溪连接受中外媒体联合采访,就论坛及其首场活动背景、成果和意义等回答记者提问(中国驻东盟使团提供)。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李树坤 朱福宁):3月4日,“中国-东盟关系雅加达论坛”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东亚金融合作论坛在印尼首都雅加达成功举行。活动结束后,中国驻东盟大使黄溪连接受中外媒体联合采访,就论坛及其首场活动背景、成果和意义等回答记者提问。
黄溪连大使表示,东亚金融合作论坛是雅加达论坛的首场活动,举办这场活动有两个初衷。
一是为“一带一路”合作出谋划策。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将于4月下旬在中国举办,旨在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东盟地区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先方向和重点地区。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关于推动东亚金融合作的研讨,为“一带一路”在东亚地区的落实,尤其是推动“五通”中的资金融通提供助力。
二是为东亚区域合作提质升级建言献策。东亚合作自1998年开启以来一直保持发展势头,取得一系列重要合作成果,为促进本地区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东亚区域合作中“低垂的果实”已经不多,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同时中国今年担任中日韩主席国和“10+3”机制共同主席,希望通过此次论坛为推动东亚区域合作提质升级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黄溪连表示,来自东盟和中日韩的金融、经济部门高级官员和智库专家在论坛上围绕“地区经济治理”“地区金融稳定与东亚金融合作市场建设”“亚洲债券市场合作”三个专题进行深入研讨,形成六方面共识:
一是各方普遍重视和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互联互通建设,关心地区基础设施融资问题,强调应充分利用地区国家金融流动性良好和外汇储备充足优势,积极发挥亚投行等地区金融机构和机制作用,加大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
二是各方普遍认为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将对东亚经济贸易带来消极影响,各国应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和多边贸易体系,加强互利共赢合作,促进地区经济贸易稳定发展。面对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东亚各国应进一步加大合作,加快推进自贸区,完善地区供应链价值链,增加发展韧性,扎实推进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
三是各方一致认为东亚金融合作对地区经济贸易发展意义重大。面对当前国际资本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地区金融风险上升的形势,东亚各国应切实提高清迈倡议多边化的可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政策对话、金融风险预警和建立金融安全网络等途径,重视“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等区域机制作用,加强地区经济金融风险监测,完善和提高区域金融危机救助体系和能力。
四是各方普遍主张推动地区金融融合,地区国家应推进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和对话,实现区域贸易支付方式一体化和便利化,扩大使用包括人民币等地区货币,进一步降低区内贸易成本。
五是各方普遍重视亚洲债券市场在区域发展融资的积极作用,认为近年来亚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但面临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和参差不齐等问题,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东亚各国应进一步扩大相关领域合作,丰富债券种类,规范债券市场发展,提高信用度,服务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
六是各方一致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关系雅加达论坛”设立,认为论坛的设立有助于提升“雅加达渠道”的作用,乐见并支持论坛在区域合作中发挥平台和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