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并购迎第二波浪潮 股权并购驱动双向投资
截止2017年末中国是全球对外投资存量第二大(1.81万亿美元)来源地,仅次于美国(7.8万亿美元),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居于第三来源地(1582.9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日本。自2001年来,2017年出现对外直接投资首次同比负增长,第一波中资海外并购浪潮回落,2018年海外并购继续回落,战略并购、价值并购、理性并购日益成为主流;交易结构设计需求日益精进。
同时,外资并购第二波浪潮来临。外资入境并购第一波浪潮主要是国有企业引入战略投资人,改善治理结构,推进公司治理现代化;眼下第二波外资并购浪潮主要是基于业务协同等战略或财务需要,市场化方式和市场化机会增多。
此外,由于中国宏观经济周期处于底部,二级市场低迷有年,并购重组成为市场重构活力的主要方式,中国市场掀起并购浪潮。
在这一波商业和并购浪潮中,晨哨并购努力做点小事,降低股权投资财务成本和时间成本、提升交易撮合和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建设数据能力、赋能智能投顾和精准招商,在全球产业链和宏观经济周期中,促进价值重组和活力重构、促进技术与产业升级。
中国进入跨境双向投资时代
从IFDI-OFDI-到 Two way FDI
改革开放40年来,从要素驱动增长与国际经济的角度看,我们国民经济发展模式是招商引资和出口导向,现在我们成为利用外资流量第二大国,仅次于美国,而且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热门投资目的地,已经很多年;现在也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与美国基本等量齐观。
2001年中国入世前后,掀起一波外资入境并购潮,这一浪潮到达2006年前后,2007年因次贷危机而进入低谷,这是第一波外资入境并购浪潮。200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27亿美元,海外并购大概8.6亿美元。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欧美经济陷入流动性危机,有的开始抛售海外资产,欧美企业海外收购和投资总体乏力,欧美资产、包括欧美的海外资产处于价格低位。而此时,中国流动性充裕,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需求旺盛,从此开始了中国资本海外并购的第一波浪潮,这一浪潮背后的驱动力量是中国流动性充足和国民经济升级需求与欧美流动性短缺和优质技术和产能这一结构性互利互补。2013年,中国以自贸区为代表的扩大开放政策陆续出台,对外投资简化行政流程和鼓励措施持续推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迅速发展,年增速达30%左右,这波浪潮在2016年达到顶峰,2016年开始,中国开始规范海外投资,在外汇使用和投资行业上进行规范和约束,并实施窗口管理,以规范对外投资理性进行。同时由于海外投资目的地外国投资审查趋严。 2017年中国对外投资录得入世以来首个负增长,大潮回落,这波浪潮已经持续12年。
现在中国企业经历了一波洗礼和学习,基于产业链的价值并购、战略并购已经成为主流;跨文化整合运营与管理能力正成为当前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最前沿需要和课题。基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发现、标的搜寻、交易撮合管理、投后整合以及围绕此展开的AI和BI支持成为专业机构、投资企业和基金的增效工具,这也是晨哨努力的方向。
中国经济在全球化环境下增长模式的数据化转折点早已出现,2011年是一个分水岭,这一年中国利用外资增长速度开始落后于中资海外投资增长速度,2014年中资海外直接投资流量超过外商在华投资流量,这是又一个重要分水岭。
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582.9亿美元,同比下降19.3%,自200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但仍为历史第二高位(仅次于2016年1700亿美元),2017年中国利用外资亿1363亿美元。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820.2亿美元,同比增长5.1%;实际利用外资979.6亿美元,同比增长6.4%。
目前,对外投资蓬勃发展,中国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基本持平,这意味着在走过第一阶段的外资来华投资浪潮,第二阶段的中资海外投资浪潮后,迎来第三阶段即双向投资并行的时期。
股权并购是跨境投资主流方式
政府介入股权并购式招商引资
放眼全球,全球跨境直接投资的存量90%以上都是股权资产,全球跨境直接投资流量的40-80%为股权并购。2017年中国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中的80%(962亿美元/1201亿美元)是采用股权并购的方式进行的,2018年1-9月,中资海外直接投资56%是采用股权并购的方式,同期外商来华投资的53%是股权并购的方式。这也就是说,跨境直接投资,股权并购式主要的方式。
随着中企对外投资的迅速崛起,随着利用外资增速的放缓,国民经济增长的投资驱动压力陡增。201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提出要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鼓励股权并购的方式来招商引资。2018年5月国务院发19号文件,鼓励地方政府按照市场化原则建立并购信息库,以利于招商引资。19号文件在6月公开发布,领先的地方政府于8月份下达省级落实文件,推动双向投资,鼓励建立股权并购信息库。
2013年来,自贸区在扩大对外开放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尤其是负面清单和国民待遇方面。随着自贸区为首的系列改革措施的落实,随着中美之间迎来更为对等互利的经贸关系,外资在华的国民待遇改善、负面清单推行、投资门槛降低、股比限制放开,知识产权环境进一步改善,势必迎来新一轮外资来华投资和并购潮,这是第二波外资来华并购潮,制造业和金融等服务业领域会迎来不少外资投资并购,而中国这个市场经过40年的发育,也日趋成熟,市场红利正在迸发。
现在,股权并购作为主流的投资方式,进入政府投促机构工作日程和工作方式,政府迎来股权并购促进双向投资时代,各专业机构也进入双向投资服务并重的时代。晨哨历经多年建立的股权并购信息库、在线撮合标准和流程,数据驱动的精准招商和智能投顾能力,将为地方政府股权并购招商引资助力。
外资入境并购迎来第二波浪潮
市场化方式和市场化机会增多
一方面中国推行外资国民待遇;二方面中国推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三方面中国投资门槛进一步放低,控股投资放开,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门槛降低;四方面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让方面已经进行改善。总之中国与欧美,与世界的经贸投资关系建立在更为对等、互利的新的基础上。随着交易成本的降低,一波跨境投资并购的商业红利已经来临。 外商将迎来一波投资中国的浪潮,股权并购将是外资进入中国的便利渠道。中国将应来第二波外资并购浪潮。此外,中国市场标的的高估值有中国市场和中国经济的成长为依托,中国资本市场低迷、国民经济处于周期底部,也为外资进入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估值窗口,这是投资中国难得的周期性机会。
这一波浪潮,与第一波不一样。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将在更为对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合作。
中国政府投促机构将介入股权并购式招商引资;对外投资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在全球的崛起、随着中国企业全球化,对外投资依然在快车道上,这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企业全球化发展、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长期趋势。外商来华投资并购迎来新一波浪潮,前一波外资入华并购浪潮主要是国有企业引入战略投资人,改善治理结构,推进公司治理现代化;当前一波主要是基于业务协同等战略或财务需要,市场化方式和市场化机会增多,民企的机会增多。
另外,地方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即新型开放时代和资本运营时代;地方政府经典招商引资,也从以土地和招商配套政策优惠为主要工具、投资额、就业和税收为主要KPI;现在,财政性基金的股权投资、股权并购,成为地方招商引资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型方式,一方面可以提供低成本的融资资源,一方面可以增加地方经济的资本性收益。资本与土地最大的区别是流动性强,从而开放性强,资本招商,地方可以从企业的全国和全球发展中获得资本回报。股权投资、股权并购成为地方招商引资的新方式新方法。
同时,国内宏观周期处于底部和资本市场低迷叠加,并购重组成为重构企业和商业活力的重要方式,外资亦有机会参与。
全球股权交易撮合服务
赋能股权投顾与精准招商
晨哨经过5年努力,已经搭建起以跨境并购为主的全球股权交易撮合系统、资源与服务。晨哨在智能投顾和精准招商两个应用场景,通过提供数据与工具服务,便利技术、品牌和资本的跨境流动,促进产能与市场的合作,大大降低并购业务运行财务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从人人士的工作效率,赋能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增强专业人士、专业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具体能为用户提供项目与投资者长短名单服务、项目与需求报告、在线尽调服务、在线交易撮合管理服务、资源与交易撮合运营服务、股权投资产业图谱服务等,并能为渠道客户提供股权交易定制终端、技术运维、业务基础运营和业务增强运营等服务。
目前,我们服务了中车、华夏幸福、哈工智能、海尔、木林森、华电重工、南昌市政公用海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蔚来资本、七海资本、金沙江资本、渤海华美、林肯国际、华利安、Rothchiald、CUKIERMAN&CO Investment House Ltd.、普华永道、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芬兰投促署、英中贸易协会、投资美国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宁波市商务委、中以常州创新园、苏州工业园区、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