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新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发布日期:2025-07-07 09:00:02来源:中国贸易报作者:盘和林
加快建设能够满足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供应链伙伴关系,对于提升企业乃至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全球化与产业升级的浪潮中,供应链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纽带,其重要性愈发凸显,供应链的效率与韧性成为企业乃至整个产业能否在市场中立足的关键因素。加快建设能够满足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供应链伙伴关系,对于提升企业乃至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供应链企业间关系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征。一方面,较多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仍较多停留在“甲乙方”式的单向交易博弈层面。下游企业通过拉长账期、压低采购价格等方式转嫁成本压力,使得中小供应商面临严峻的财务压力与生存挑战。另一方面,为争夺市场份额,处于下游的制造企业往往压低终端产品价格,同时向上游供应商“要利润”,导致供应链协同体系陷入信任削弱、交易成本上升的恶性循环。任由这种情况延续下去,不仅会抑制产业效率提升,同时也会削弱行业整体的创新能力和协同性。

因此,供应链发展亟需打破“零和博弈”的传统逻辑,向“价值共创”的新型合作模式转型。新型供应链伙伴关系应以“共生、共赢、协同”为核心,以制度设计重建企业间的合作基础,推动上中下游企业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价值共同体升级。

这就要推动供应链企业从静态交易走向动态协作,构建以数据互通、信息透明、利润联动为支撑的协同体系。例如,通过建设联合产能规划平台、共享库存信息、实施价格联动机制等方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摩擦成本。当然,从角色认知上,也应推动供应商由“成本承担者”向“价值创造者”转型,鼓励其参与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质量提升等高附加值环节,实现从“链条一环”到“生态伙伴”的身份跃升。

此前,广汽集团、中国一汽、吉利汽车等多家车企陆续发布声明,宣布将对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以内。据统计,目前至少已经有17家车企明确声明了这一承诺,这一举措也标志着我国汽车行业长期存在的“拖欠货款”顽疾将迎来系统性整治。此举也是为了响应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和汽车工业协会《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这为相关行业加快构建新型供应链伙伴关系开了一个好头。为加快构建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笔者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从程序上而言,加强交易支付程序的规范化监管,推动账期合规化,便捷化,透明化。各级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加强对账期执行的监督检查,对恶意拖欠应实施联合惩戒机制,形成良好的行业合作生态。

二是推动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供应链企业数据共享与协同。鼓励行业龙头和链主企业牵头搭建供应链协同平台,推动产能、库存、订单等关键信息互联互通。

三是从资金端来看,完善金融服务支持,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引导金融机构基于供应链信用数据提供差异化融资支持,减少交易时滞效应,提高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四是用好以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为代表的展会平台,用公共平台聚集优势产业资源,强化产业链对接合作。由中国贸促会主办的链博会,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已成为推动全球产业链合作的重要平台。2025年7月将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链博会,值得广大企业高度重视、主动参与,借此平台拓展合作网络、获取前沿信息、寻求协同共赢的新契机。

供应链的本质不是单方面的成本控制,而是全链条的价值共创。在全球化竞争与产业升级的背景下,要实现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供应链企业更应摒弃零和博弈的旧思维,加快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型供应链生态,真正把行业蛋糕做强做大,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竞争位势。

(作者系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