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粤”发精彩

发布日期:2025-05-20 10:01:13来源:国际商报作者:晏澜菲
“2012年11月,我第一次到前海,那时这里还是一片滩涂。如今,再看前海已是高楼林立,一片繁荣。”坐在汇丰集团新办公大楼“HyQ前坊”的会议室里,汇丰银行广东区域总经理李其乐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2012年11月,我第一次到前海,那时这里还是一片滩涂。如今,再看前海已是高楼林立,一片繁荣。”坐在汇丰集团新办公大楼“HyQ前坊”的会议室里,汇丰银行广东区域总经理李其乐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感慨于前海蛇口片区发展迅速、满满活力,更兴奋于自己和汇丰银行能成为中国金融业高水平开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HyQ前坊”位于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于今年1月正式揭幕,这座总投资超40亿元的综合性办公大楼充分展现了汇丰对广东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发展持续看好的信心,也是其加码投资内地市场的实证。

从一片滩涂到一片坦途,共历前海蛇口片区的峥嵘岁月,更见广东自贸试验区十年发展的欣欣向荣。如果说,金融业对外开放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的重要篇章,那广东自贸试验区在金融领域的探索创新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页。

十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完善了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这里率先落地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政策,设立了全国首家港资“双牌照”银行、首家全外资期货公司;促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这里率先形成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跨境双向资金池、跨境双向股权投资、跨境资产转让、自由贸易账户六个跨境金融创新品牌;这里落地了全国首个碳中和融资租赁服务平台、首家气候投融资特色银行支行、首支公募碳中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特色金融服务体系茁壮成长。

“回顾在前海蛇口片区发展的十年历程,令我印象深刻的制度创新,那肯定是‘21条’,其中一条正是支持设立由港资控股的全牌照证券公司。这项制度创新使得汇丰在此稳步发展,并不断加大投资,不仅新建了办公楼,还新设了软件开发团队专注大湾区跨境金融科技创新。”李其乐告诉记者。

他所说的“21条”正是2017年前海蛇口片区发布的“前海金融创新21条政策”。该政策涉及深化深港金融合作、金融业开放、资本项目开放等多个方面,被看作是中国在金融开放创新方面的标志性动作。

从自贸试验区探索起步,中国金融业高水平开放的步伐铿锵有力。2018年,中国金融业多项对外开放措施陆续发布;2020年,中国全面取消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2021年,进一步取消保险业外资持股比例限制。

也正是在2021年10月,位于前海蛇口片区的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正式启动建设,吸引了瑞银、法国安盛等金融机构入驻,成为国内港资、外资金融机构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2023年,“前海金融30条”发布,再次加快了前海蛇口片区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探索步伐。截至目前,30条金融改革创新举措落地率达九成,并形成了“境外不落地购汇”等14项全国首创经验做法。

这样的创新因子在广东自贸试验区的各个角落迸发。

2024年5月,作为广东自贸试验区横琴片区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正式落地实施。EF账户从国内现行FT账户体系中单列出来,为后续基于市场实际需求进行功能迭代和系统升级预留了创新空间。政策落地后,承载着该项创新实践的十家银行依托分账核算体系,为企业实现自由汇兑和便利融资开辟了绿色通道,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并满足了企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十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优势,探索并推广了跨境金融领域的一系列创新成果。截至目前,广东自贸试验区累计开立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近1.4万个,办理资金业务超5.9万亿元。

“目前,横琴片区已开立EF账户350个,办理资金汇划额超1100亿元,涵盖了科研、医药大健康、旅游等行业,业务范围覆盖新加坡、中国澳门和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贸易投融资资金结算。”横琴片区金融发展局副局长鲍伟春言语中难掩骄傲。

在他看来,横琴片区的金融创新还将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贡献重要力量。“澳门金融业主要以银行和保险为主。横琴的资管行业丰富,发展迅速。未来,金融发展局将推动相关企业到澳门展业,促进澳门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

“要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序扩大金融开放。”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勾勒出了金融开放的新蓝图。这将是见证未来金融开放新篇章的起始落笔。在广东自贸试验区,我们期待着别样精彩的佳音不断传来。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