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线频开,中国国际航空运输续增有望
5月1日,满载着67吨平板电脑和41吨跨境电商货物的K4865航班从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起飞,在美国迈阿密短暂停留后飞往中美洲的萨尔瓦多首都圣萨尔瓦多,标志着鄂州—圣萨尔瓦多国际货运航线正式开通,旨在为中国与中美洲经贸往来搭建高效便捷的空中桥梁。
5月5日,南京至墨西哥城的首班全货机航线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起飞。该航班由金鹏航空执飞,每周一班,采用747机型,可载重110吨。其优化航线网络,尝试以墨西哥为中转枢纽,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地区与北美市场的链接,同时开拓拉美市场新机遇。后期将提升航空物流综合保障能力和枢纽能级,畅通国际航空物流供应链。
5月11日,一架满载49吨跨境电商货物的货运航班经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海关验放,从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飞往瑞士苏黎世,标志着乌鲁木齐至苏黎世货运航线正式开通,为外贸企业拓展中欧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搭建起一条全新的“空中桥梁”。
今年以来,中国国际航空货运航线持续增加。记者日前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了解到,4月份,全国共新开17条国际航空货运航线。截至4月30日,今年全国共新开75条国际货运航线,每周增加往返航班超过162个。航向以亚洲和欧洲为主,其中,亚洲航线35条、欧洲航线31条、北美洲航线6条、南美航线2条、非洲航线1条。运输货物以跨境电商货物、生鲜货物、电子产品、汽车配件为主。
保持增长态势的不只航空货运。
自6月16日起,新开上海浦东—日内瓦航线;6月20日起,新开上海浦东—米兰航线;7月17日起,开通上海浦东—哥本哈根航线……日前,东方航空发布多个欧洲航线开通的消息。据悉,随着新航线的陆续开通,东航通航欧洲的城市将达到15个。
这是今年一季度以来中国国际航空客运延续稳步增长态势的一个缩影。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商可佳在日前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中国国际航线网络不断拓展,国际航班量和旅客量进一步增加。截至发布会,共有28家中方航司和100家外航在华运营国际客运航线,累计通航78个国家和地区,比2019年净增4个国家和地区。
从航班量看,中国至日本、英国、意大利等35个国家的航班量已超过2019年水平,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的航班恢复比例为94.5%,超过平均值10.6个百分点。从旅客量看,一季度,中方航空公司共运输国际旅客1892.5万人次,同比大幅增长34%。中国至东北亚、西亚、中亚、欧洲、非洲等地的旅客运输量分别比2019年增长20%、91%、233%、71%和241%。
这一趋势将持续。商可佳表示,下一步,民航局将继续推动国际客运增班。一方面,针对传统市场,侧重优结构、提品质、保稳定,引导航空公司差异化竞争,实现稳中有进、提质增效;另一方面,针对新兴市场,鼓励航司积极布局拓展航线网络,加快建设空中丝绸之路。
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外航司执行的国际客运航班数周均达6428班,比去年同期增长25.4%。其中中方航司执飞4470班,比去年同期增长31.4%;外方航司执飞1958班,比去年同期增长13.6%。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航班量占比稳步提高,达72%。
近期,航空公司纷纷开通新航线的消息也证实了这一点。随着中日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及跨境旅游市场快速复苏,天津与东京间的商务、旅游客流显著增长。记者从天津航空获悉,天津航空自5月10日起加密天津至东京国际航线,每周有5班往返天津与东京,构建起京津冀往来日本首都经济圈的密集空中通道。5月7日,海南航空HU7911航班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起飞。这是其开通的首条海口直飞伦敦的国际往返航线。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关税政策变化给全球航空运输业带来负面影响。对此,业内专家建议相关企业根据经贸形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国际航线布局。一方面,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航线连接,积极开拓东南亚、中东、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区的市场,挖掘潜在的客运和货运需求;另一方面,对于受贸易摩擦影响较大的航线,可适当调整运力投放,优化航班时刻和频次,提高运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