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粤港澳 自贸万象新

发布日期:2025-04-25 00:00:00来源:国际商报作者:晏澜菲
从澳门跨过莲花大桥到广东自贸试验区横琴片区澳门新街坊卫生站的路途,是黄子秉每天的通勤路线。身为卫生站主任,这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横琴片区,和黄子秉一样过着双城生活的土生土长澳门人不在少数。

从澳门跨过莲花大桥到广东自贸试验区横琴片区澳门新街坊卫生站的路途,是黄子秉每天的通勤路线。身为卫生站主任,这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横琴片区,和黄子秉一样过着双城生活的土生土长澳门人不在少数。

一厢是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一厢是粤港携手探索开放合作——广东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建设的新精彩。10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入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实现货物、服务、资金、人员等要素自由便利流动。10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累计设立港澳资企业2.9万家,实际使用港澳资539亿美元,均占广东省20%以上,成为内地港澳投资的首选地。

不同制度下的“软联通”

停一次车、交一次资料、最多不超两分钟完成全部通关手续,在全国首创的粤澳联合一站式系统的推动下,每天往返琴澳两城的澳门居民通关越来越便捷。

“横琴片区建设10年来,海关构建起分类、风险、信用、协同、智慧‘五维一体’监管模式,创新实施19项跨境合作机制,持续深化琴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智慧海关建设,推动监管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实现通关效能和通关体验‘双提升’,”横琴海关副关长郗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员卫生检疫“合作查验、一次放行”、客货车“粤澳联合一站式”通关、货物简化申报、澳门居民携带动植物产品入区——人、车、货、物通关措施等一系列措施,不仅便利了要素流动,更加速琴澳民生融合、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横琴口岸日均验放人员7.8万人次、车辆8200辆次,验放超9400批动植物产品入区。

如今,“琴澳同城”正在横琴片区逐步走向现实,澳门居民在此工作生活也基本畅行无阻。

在横琴片区税务局的办税大厅内,一台24小时自助服务机摆放在显眼的位置,还有一台一模一样的机器被摆放在澳门财政局的工作场所中。这两台机器链接的正是横琴片区全国首创的跨境人民币全程电子办税缴费新模式。

“跨境人民币全程电子办税缴费新模式可通过自助服务机(电子税务局)和V-Tax远程可视自助办税平台实现,纳税人利用电脑或手机进行简单操作,几分钟内即可完成缴税。”横琴税务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澳门纳税人无需在内地开设银行账户,大大简化了跨境缴税流程。同时,税款资金在1个工作日内即可入库,比传统跨境缴税模式缩短了3~4个工作日,还可实现税款和社保费的实时清算与直接入库。

不仅如此,此种模式还支持境外银联信用卡在线支付、云闪付APP移动支付、网银转账等多种支付方式,满足不同纳税人的需求。

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故事同样时时上演。一台家用激光雕刻设备在香港研发,在大湾区制造,再销售到国际市场,并在今年前三个月实现销售翻番——在南沙片区这片“科创雨林”中,这样携手创新孕育的“幼苗”正在茁壮成长。

“港科大科创氛围浓厚,有很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和众多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港科大(广州)也不例外。相比其他创新创业环境,我们还有一个背靠自贸试验区的优势。”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业中心主任白煜说,在中国创新生态持续完善的大背景下,自贸试验区的政策环境无疑是更好的阳光雨露,持续滋润着片区内的创新合作企业。

就在3月底,南沙片区出台了“青出于南”英才汇聚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启梦、寻梦、筑梦、追梦、圆梦五大行动。在白煜看来,自贸试验区政策不断细化落地,将更好地为湾区的年轻人提供创新的肥沃土壤。

创新实践中的“硬联通”

横卧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桥、跨越十字门水道的莲花大桥,是开启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的超级通道。在广东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的联通体现在硬设施、软规则的方方面面。

在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模式实现了大湾区国际港口“枢纽港”航线资源与内河码头“支线港”货源优势互补,货物港口平均堆存期由原来的5~7天缩短至2天以内,每年为企业节省2.2亿元物流成本。

前海蛇口片区、南沙片区设立的机场共享国际货运中心,将广州、深圳、香港机场的航空货栈前置到自贸试验区内的综合保税区,航空货物可在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综保区“一站式”完成集拼、安检、打板、报关等手续,企业可节约30%的货物物流时间和成本,有效提升大湾区物流一体化水平。

在横琴片区,除启用客货车粤澳联合一站式车道外,横琴口岸还开通了随车人员验放厅,极大便利了澳门居民开车携亲友过关,澳门居民驾驶车辆来往横琴的平均通关时间因此缩短至100秒。

在支持要素跨境便捷高效流动的同时,广东自贸试验区还推动检验检疫监管及结果互认,横琴片区创新实施内地供澳门水产品“三联三同”监管模式,企业出口申报前监管申请批次减少99%,海关查检作业时效提升58%。2024年,广东省累计供澳门水产品2685吨,保障了澳门居民“菜篮子”供应的安全稳定。

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货物通道“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广东自贸试验区还积极探索贸易便利化发展。

在前海蛇口片区的妈湾码头,无人驾驶的集卡车在码头穿梭不停,搭载着DeepSeek大模型的智能查验机器人在进口危化品监管和水果通关领域完成复杂而精准的识别、推理与判定……

妈湾智慧港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5G绿色低碳智慧港口。“妈湾智慧港实现了港口通关效率、堆场周转效率大幅提升,形成了极速‘秒’通关、常态‘分’通关、查验‘日’通关的便捷通关模式。”蛇口海关副关长戴旭介绍,妈湾智慧港自2021年6月投入使用以来,带动了蛇口关区查验集装箱平均整体通关时间、查验时间分别压缩42.96%、83.67%。这也使得港口进出口集装箱吞吐量节节攀升,2024年达408.25万标箱,同比增长19.56%。

立足中国开放前沿,发挥毗邻港澳优势,广东自贸试验区这座制度创新、规则衔接的“富矿”不断踔厉前行。十年创新再出发,从“硬联通”到“软联通”再到“心联通”,在横琴片区的澳门居民、在南沙片区的创业青年、在前海蛇口片区的“秒”通关企业,他们,一起在广东自贸试验区这片创新的土地上,讲述着“我们”的故事!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