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互鉴又一春 援外培训“开门红”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水,在中国的节气中,意味着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象征着生机勃勃和丰收的期望。
在这样的时节里,由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AIBO)承办的2025年首批5期援外研修班联合开班仪式于2月18日举办。来自2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72名学员齐聚北京,开启为期两周的交流互鉴之旅。
这是一个新的征程、新的开始,由此,2025年援外培训正式拉开帷幕。
聚焦多元领域,紧扣发展脉搏
首批5期研修班的举办是落实去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的实施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的具体举措之一,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机制下的重要实践。
首批5期研修班的主题涵盖多个重要领域,包括RCEP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一带一路”国家电子商务合作、全球发展倡议下民航绿色发展与互联互通、中非高质量合作商事法律和发展中国家新兴产业。这些主题紧密结合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RCEP生效实施以来,为区域内中小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RCEP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研修班旨在帮助各国中小企业代表深入了解RCEP规则,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区域内中小企业合作与发展。马来西亚沙巴州中小企业联合会会长陈慧珊表示:“在马来西亚,98%的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是国家的经济支柱。此次研修班提供了交流、分享经验的平台,将推动各国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与创新。”
“一带一路”国家电子商务合作研修班则聚焦于数字经济时代的贸易新形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推动国际贸易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来自巴哈马外交部的乔治特·M·加德纳表示:“此次研修班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国,并切实认识到促进两国贸易增长的无限可能。回到巴哈马,我将尽我所能,深化巴哈马与中国的双边关系。”
全球发展倡议下民航绿色发展与互联互通研修班,契合全球对可持续发展以及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关注。肯尼亚民航局高级安全官员希拉·凯蒙托·基博罗提到:“航空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加强互联互通必将为我们共同的目标注入强劲动力。期待通过研修与各国同仁共同探寻增进航空互联互通和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机会”。
丰富课程设置,理论实践结合
中国人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让学员们看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研修班精心安排了丰富多样的课程与活动。其中,既有相关领域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又有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等互动环节,还组织学员们分赴上海、山东、广西等地参观考察,力求让他们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在各领域的发展经验与实践成果。
在专题讲座中,学员们与中方专家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在研讨中凝聚思想共识。在中非高质量合作商事法律研修班,专家们就中国商事法律体系、中非贸易投资法律风险防范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为学员们答疑解惑。达累斯萨拉姆大学/Nex.Law律师事务所的萨丁·姆瓦卡杰教授表示:“研修班为促进非中间的对话和知识共享提供了宝贵平台,通过每一场讲座、讨论,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发展经验,收获了宝贵洞见。这些知识与见解将被我们带回祖国,为未来的合作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希望通过建立非中智库、优先培养本土专家等举措,延续并深化非中合作的发展动力”。
实地考察环节更是让学员们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除了在北京的考察学习,学员们的足迹还遍布青岛、南宁、上海等城市,参访了商飞、北汽、海信、盈科、海尔等中国知名行业领军企业,并实地考察了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建设情况,以及各地的乡村振兴项目,了解中国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等方面的成就。尼泊尔特里布万大学附属帕德玛学院讲师迪帕·达哈尔在参观北京术锐机器人集团和海尔公司后深受触动:“这些企业的创新成果和变革经验,将成为我们应对未来挑战的宝贵财富。这让我们意识到,未来已来,绝非遥不可及的幻想。”
此外,研修班还为学员们提供了一次体验中国文化的绝佳机会。长城、外滩、三街两巷、青岛啤酒厂等地的参观活动,让学员们领略到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当代城市活力,留下了灿烂的笑容,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传承友谊桥梁,共促未来发展
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是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金字招牌,已成为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经验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
据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院长孙中和介绍,作为中国政府从事国际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的全国总基地,研修学院已累计举办各类研修、研讨项目2500余期,接待来自全球16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7万余名学员。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艾音方也表示,中国通过官员研修研讨、技术人员培训等方式,积极分享发展经验和实用技术,为增进相互了解、凝聚发展共识注入了活力和动能。作为项目管理机构,中心将继续在师资配备、课程设置、学员管理等各方面精益求精,打造更多精品课程,提供更加精彩的参训体验,让每一位学员都记住AIBO,记住中国。
中国为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所作出的积极贡献,得到了各国的赞赏和认可。坦桑尼亚驻华大使哈米斯·奥马尔表示,首批5期研修班的举办适逢其时。相关研修活动有利于帮助参训学员了解全球贸易发展动向,探讨和学习积极应对贸易壁垒等妨碍国际经济秩序正常发展的有效措施,为推动国际贸易正常化提供助力。他鼓励学员们不吝分享和表达,提升自身学习能力水平,为研修活动的高质量开展贡献力量。
2025年首批5期援外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为新一年援外培训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也将在推动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如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副院长陈润云在结业典礼上所言:“今天的结业典礼不是我们友谊的结束,而是我们合作的新起点。我深知你们每个人都肩负着国家和国际层面的重要使命,你们的智慧和经验将对你们国家的未来发展产生持久深远影响。希望你们把在华研修的所学所获运用到工作之中,进一步推动与中国的互利合作。让我们共同建设一个拥有共同未来的全球社区,一个没有任何国家掉队的未来,一个具有全球包容性和惠及所有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