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字当头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商务力量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既正视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沉着应变,又抓住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综合施策,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这份答卷书写不易,答题历程很不平凡,有党中央的果断决策、有力部署,有各部门、各地方的积极作为、挺膺担当,还有无数劳动者、建设者、创业者的迎难而上、众志成城。
在中国经济航船劈波斩浪的奋进征程中,全国商务系统胸怀“国之大者”,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商务领域落地见效,实现商务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内消费平稳增长,外贸规模有望再创新高,引资结构持续优化,对外投资合作平稳发展,多双边经贸合作成果丰硕,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成效,为经济回升向好作出重要贡献。
——锚定强大国内市场促消费扩内需,为经济发展增添更多内生动力与纵深空间。
大国发展的底气何在?答案有很多,但强大的内需一定是首屈一指的必选项。
原因就在于,经济是一个循环,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企业有收益,居民充分就业、收入持续增长,方可实现经济循环螺旋向上。
环顾全球,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在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时,经济结构均表现出“内需主导、消费引领”的特征。
在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进路上,中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亦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决策;既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亦是增强内生动力、促进长远发展的长久之计。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从2023年的“消费提振年”,到2024年的“消费促进年”,再到2025年即将推进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促消费一直是商务部加力实施、久久为功的重点工作。
2024年,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发力点之一,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积极成效。特别是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部署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促使家电、家居、汽车等领域销售保持较快增长。从全年来看,汽车报废更新超过290万辆,置换更新超过370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9200多亿元;超过3600万名消费者购买了八大类家电产品5600多万台,带动销售额2400亿元;家装厨卫“焕新”带动销售相关产品近6000万件,销售额约1200亿元;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超过138万辆,带动新车销售超过37亿元。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整体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万亿元,大宗消费的快速增长为扩内需注入了强大动能。亮眼的数字背后,是消费者畅享更现代、更智能、更绿色、更实惠、更美好生活的直观感受,亦是政策向供给端传导并有力带动相关行业生产加快的内生动能的有力激发,是“经济发展出发点与落脚点在于让人民群众受益”理念的生动诠释。
美好生活既有大千世界中熙来攘往的烟火气,也有蕴含在每个普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从2023年的贵州“村超”、淄博“赶烤”,到2024年一款爆火游戏掀起的“跟着悟空游山西”热潮,到2025年年初“尔滨”再次点燃的冰雪热情,现象级文旅热点不断涌现,也衍生出诸多服务消费新场景。不仅如此,从关乎百姓幸福指数的养老托育服务,例如聚焦老“游”所乐的银发列车,再到体现销售业态全新升级的首店经济,服务消费关照着“一老一小”的急难愁盼,也满足着Z世代注重体验、追求认同的个性需求。2024年,在商务部等各部门、各地方的合力推动下,中国服务消费在市场规模、发展结构、平台载体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在稳增长、优结构和惠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仍需看到,当前制约消费扩大的因素仍然很多,国内需求不足的挑战依旧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在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首位。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亦提出,要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发展数字消费,加快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可以预见,多维发力的促消费、扩内需政策“组合拳”将不断催生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为中国经济的扎实发展提供更多动力,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空间,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创造更多可能。
——激活内外大循环稳外贸稳外资,为经济发展打上鲜明的开放烙印并释放更多的合作动能。
大国发展的动能何在?答案有很多,但在更高水平开放中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合作、于苦练内功中谋求共赢发展一定是关键所在。
今日之中国,以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对冲狭隘的贸易保护,以数字化绿色化机遇赋能世界发展,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早已成为深度融入且积极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行动派。
回顾2024年,中国外贸以创新发展为主旋律,交出了质量提升、数量稳定的成绩单。无论是从结构、布局、模式,还是从向“新”、向“智”、向“绿”来看,中国外贸都实现了品质与价格的结合,以“高性价比”与“强劲韧性”赢得各方赞誉,成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力量。
打开来看,不断升级的出口产品让更多国家享受到物美价优的“中国好物”。从“中国制造”在巴黎奥运会上大放异彩,到蕴含新质生产力的产品在广交会上签单无数,再到绿色环保的新能源车为寰球减碳,中国外贸企业利用大量的创新科技、完整的产供链和强大的制造能力,为世界提供了优质产品和服务。稳步扩大的进口规模,则让更多国家共享着中国大市场的广阔机遇。随着卢旺达蜂蜜、乌干达野生水产品、乍得花生和芝麻等越来越多的非洲农产品来到中国,随着2024年12月起中国给予所有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正式生效,随着“从钱凯到上海”中拉陆海新通道的正式启动,中国的“开门”“修路”“挂钩”,让其他国家通过贸易这一桥梁分享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更多红利。
回顾2024年,中国携手外资共享市场机遇、共谋合作发展的步履不停。在一些国家搞人为对立、试图脱钩断链的背景下,中国引资依然实现了基本盘的稳定,无论是与世界其他国家横向比较,还是与自身近十年来引资规模纵向比较,均处于高位水平。
外资企业看好中国,原因就在于中国经济存在巨大的增长潜力,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机遇与回报。这一判断依据来自于中国不容忽视的超大规模市场、高度成熟的产供链配套体系、不断完善的软硬件基础设施以及日臻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
打开来看,“中国制造”和“中国创新”助外企发展锦上添花。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已连续14年位居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加速,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在2024年提升到第11位。中国经济展现出巨大的创新活力和澎湃动力,为外企在华投资创造了更大空间和更多可能。“中国开放”和“中国环境”让外企发展安心放心。从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到推动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再到日前商务部等部门就《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公开征求意见……每一次的调整,都意味着更少限制的信号被释放,更多的市场空间被打开。与此同时,自贸试验区、国家级经开区、综合保税区等制度型开放平台也为外企创造了投资兴业的沃土。从华晨宝马全新车型在华量产见证“中国机遇”,到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用时7个月竣工见证“中国速度”,外企播撒下的种子正接连拔节生长、开花结果。值得一提的是,贯穿全年的“投资中国”品牌活动更是为外企发展扫清障碍。2024年商务部开展“投资中国”重点活动27场,召开15场外资企业圆桌会议,积极回应和解决外资企业的诉求关切……每一次的对接,都意味着更多的问题被化解,更好的服务被送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作出了新的部署。2025年,根据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的部署,我们还将全力以赴稳外贸,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拓展跨境电商,发展绿色贸易,推动贸易数字化。多措并举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积极扩大进口。创新提升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我们还将促进吸引外资稳存量扩增量,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发挥国家级经开区引资载体效应,强化外资企业服务保障。可以预见,中国外贸与中国引资还有更多的潜力与机遇期待与世界共享。
——秉持开放合作理念构建全球经贸“朋友圈”,为经济发展拓展更大互利共赢新空间。
大国发展的道路何在?答案有很多,但心手相连、共促繁荣的人间正道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康庄大道。
从历史发展逻辑与规律来看,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下逆全球化思潮泛起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2024年,中国携手南方国家推进世界现代化,积极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从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到相关自贸协定扩围升级再加速、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持续扩容,再到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不仅彰显了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坚定决心,更体现了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为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的积极力量。
打开来看,世贸组织是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是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舞台。近年来,随着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体制遭受严重冲击。在世贸组织改革启动后的首届部长级会议——世界贸易组织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在投资便利化、渔业补贴等议题谈判中,积极与各成员协调配合、沟通互动,展现大国担当,为推动会议取得成功作出重要贡献,赢得与会各方、主办方阿联酋和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的高度评价。实际上,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积极融入全球贸易体系,成为世贸组织最大的发展中成员和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参与者、坚定支持者和重要贡献者,不仅加快了自身发展,更造福了全世界。
与此同时,中国也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既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增长点,也为维护贸易自由化和多边主义秩序注入了新动能。
2024年,在扩大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上,中国捷报频传——1月1日、5月1日、7月1日,中国与尼加拉瓜、厄瓜多尔、塞尔维亚三国的自贸协定先后生效;4月17日,中国—萨尔瓦多自贸协定谈判启动;6月13日,中国与新西兰启动自贸协定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谈判;9月1日,中国—洪都拉斯自贸协定早期收获生效实施;10月10日,中国与东盟十国领导人宣布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谈判;11月14日,中国与秘鲁签署中秘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进一步升级〈自由贸易协定〉的议定书》生效实施……截至目前,中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与自贸伙伴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1/3左右。自贸协定的内容和质量也在不断丰富提升,服务贸易和投资负面清单,以及标准合作、数字经济等新内容已成为中国新签署自贸协定的“标配”。一张张被誉为“纸黄金”的原产地证书正助力企业轻装出海,为世界提供更多来自中国的优质产品。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这为我们在坚持对外开放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根据全国商务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我们将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加强多双边区域经贸合作。全面参与世贸组织改革,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深化双边经贸关系。不仅如此,我们还将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提升对外投资合作质量水平;加强务实经贸合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可以预见,中国将以更多的务实行动将构建全球经贸“朋友圈”的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
展望新一年,尽管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困难压力仍有待化解,但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新的五年规划正紧锣密鼓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纵深向前。前进道路上,全国商务系统将在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下,坚持干字当头、迎难而上,在疾风骤雨中爬坡过坎,在惊涛骇浪中涉滩闯关,在改革创新中创造气象万千,以商务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