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披露提速国内监督 ESG赋能中企海外破浪前行
众多绿色产品、服务的创新与应用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集中亮相;大量中外合作投资的绿色低碳项目在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被上新并受投资者追捧。在9月的两大国际展会上,绿色发展的话题依旧热度不减。记者在现场采访中发现,ESG理念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考量因素。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在ESG强制披露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愈发清晰。
今年4月,在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证劵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开启了中国ESG强制披露时代。有数据显示,首批受影响的公司共计458家。5月,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中国相继出台企业可持续披露基本准则和气候相关披露准则;到2030年,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要基本建成。
“中国的ESG标准发展非常快,超出了很多观察者的预期。ESG制度建立是中国一项有重大影响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元丰表示,做好ESG离不开科技支撑。不论是环境方面的绿色低碳、应对气候变化,还是社会方面的供应链管理、客户权益、员工发展,又或是企业的治理和行为,科技创新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光伏、风能发电等领域的节能降碳技术引领了全球的发展,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又表现出强劲的动力。因此,中国企业的ESG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一定能飞得更高,这也将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安永大中华区ESG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李菁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从全球监管的角度看,欧盟、新加坡、英国及中国香港属于第一梯队,对企业的ESG监管要求比较高。中国内地的ESG监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逐渐走向成熟。随着中国三大证劵交易所发布有关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指引,中国内地在ESG监管方面正在努力赶上国际步伐,并且希望提升国内企业在ESG领域的表现。
“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而言,加强可持续发展信息的披露有提升全球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促进国际合作、增强投资者信心等好处。”李菁直言,但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面临着多项挑战。首先是信息披露标准不一。目前,国际上关于ESG信息披露的标准尚未统一,不同国家和地区对ESG信息披露的要求存在差异。这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需要企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披露标准和方式。其次是数据收集和处理难度大。ESG信息披露涉及多个领域和方面,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然而,由于数据来源广泛、数据类型多样,数据收集和处理难度较大,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再次是文化和价值观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文化和价值观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企业在披露可持续发展信息时面临文化冲突和价值观差异的问题,需要企业加强跨文化沟通和交流。最后是外部压力和监管要求。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对ESG信息披露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外部压力和监管要求的变化,加强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
面对挑战,李菁建议,“走出去”企业将ESG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之中,把ESG作为一个管理手段和有效工具,融合到对内经营管理和对外业务输出中,持续跟踪并改进自身的ESG表现,确保与国际标准保持同步。借鉴国际经验,参考国际先进做法,积极参与国际ESG标准的制定过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遵守国际规则。同时,加强与国内外同行、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ESG报告、研讨会、社区交流等多种渠道,让利益相关方了解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共同携手探讨和解决ESG相关问题。提高员工对ESG重要性的认识,培养专业人才,确保企业有能力执行ESG策略。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碳中和官刘伟表示,随着监管要求的提高,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确保ESG实践符合合规要求,在指标方面也会存在相关信息收集困难,需要部门加强合作以及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金风科技正持续完善董事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可持续发展部门三层级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聚焦“诚信合规经营、绿色环保运营、可持续产业链、公平健康工作环境、和谐社区关系”五大领域,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行动方案,逐步建立具有公司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工作管理模式,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为助力更多的企业减少碳排放,公司还开发了α能源聚合平台,实现贯穿用能测、供能侧、交易侧全过程的能源管理和碳管理,为企业碳中和提供最佳路径。在风光资源富集地区,结合客户的绿色低碳发展诉求,提供新能源直供方案;在负荷侧端,提供分布式能源解决方案,提高清洁能源使用占比,并协助进行碳排放权和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交易,助力企业加快碳中和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