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党政高官扎堆访华 如何解读近期中日外交升温态势?
一周多来,日方政要似乎开启了一场访华“接力赛”,从厚生劳动大臣到自民党总务会长再到国会众议院副议长,都在时隔多年后密集到访中国。几乎同期,中国副外长也造访日本,与日方举行4年半来首次战略对话。紧接着,中日外长本周还有望在老挝举行的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上接触。
如何解读近期中日外交的升温态势?日方高官纷纷访华又释放怎样的信号?是否预示岸田内阁上台后“半冷不热”的中日关系出现新动向?
看点纷呈
纵观这波日方政要“访华潮”,可谓看点纷呈。
从相隔时间看,距离日本各方上次到访中国几乎都已时隔6年。
对厚生劳动大臣武见敬三来说,这是2018年7月以来日本厚劳相首次访华。自民党总务会长森山裕坦言,这是他时隔6年再度访华,“充分感受到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活力”。日本国会众议院副议长海江田万里此次率朝野跨党派议员团访华,也是2018年时任众议院议长大岛理森访华后,日本国会领导层首次访华。
从几位来华“主角”看,官职各异,政治“光谱”有别。
厚劳相武见敬三去年首次入阁,负责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事务。据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上海市日本学会顾问吴寄南介绍,自民党派系未解散时,武见敬三属于麻生派,过去对华态度偏于强硬,是“新国防族”领军人物。
自民党总务会长森山裕深受首相岸田文雄的信任,对华态度相对平和。总务会长是自民党三大要职之一,能影响党内重大决策。森山裕与岸田的密切关系及其党内地位,引发外界对此访的特别关注。
海江田万里也是日本政坛“高能”人物,目前不仅是众议院副议长,还是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的首席高参,多年前更是该党前身民主党的党首。在对华关系方面,海江田是知名的“中国通”,对华友善,能讲流利的中文,在中国古诗词方面颇有造诣。
从行程安排看,武见敬三较为精简,访华3天,仅到访北京一地。森山裕和海江田万里的行程都持续5天左右,前者到访上海、长沙、北京,后者除北京之外还计划参访西安。
从访问内容看,三者各有所专,又涉猎广泛。武见敬三专注于卫生健康领域的合作;森山裕侧重推动党际交往;海江田万里着力恢复已停滞多年的立法机构间的交流。
除了与对口的中方主事官员会晤外,日方高官此行还与其他中国高层官员会面,触及中日关系中更广泛的议题。
比如,7月23日,中国外长王毅与来访的森山裕举行会谈。会见持续40分钟,森山裕请求中方在恢复日本牛肉对华出口方面进行合作。王毅就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台湾问题等阐明中方立场和关切。
在日本高官密集访华之际,中国官员也赴日与日本同行进行交流。
据中国外交部消息,7月22日至23日,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应邀赴东京同日本外务事务次官冈野正敬举行中日战略对话,并与日本外相上川阳子会面。这是自2020年1月以来时隔4年半首次举行中日战略对话。
“四力”驱动
由于新冠疫情阻隔、岸田内阁对华政策倒退等因素,中日各层级交流曾冷却多时。如今,时隔多年后,中日之间何以重新迎来一波“外交热”?
吴寄南认为背后有四重力量驱动。
首先,这是双方落实去年11月中日领导人旧金山会晤共识的具体行动,旨在通过各层级的对话沟通,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从日本经济界组团访华到中国副外长孙卫东、中联部部长刘建超先后访日,再到中国总理与日本首相在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一对一会谈,“自旧金山会晤以来,中日政府间各层级交流已出现陆续恢复的积极势头,为近期日本政要的密集访华作了前期铺垫,这波互动堪称这一过程中的一个小高潮。接下来,在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期间,中日外长预计也会有交流。”
从中国方面来说,“中国在坚持原则、保持战略定力的基础上顺应形势,秉承善邻方针,通过沟通交流稳定中日关系,使其重归健康发展轨道。这也是亚洲两大经济体对地区和平发展应当负有的责任”。
其次,这是日本有识之士敦促岸田内阁纠正外交失衡的结果,表明“对美一边倒”的亲美疏华路线已经引起精英界的忧虑和抵制。
再次,这是日本财界希望为两国经济交流创造良好氛围并持续推动政府采取实际行动的结果。
当下,日本虽然股市繁荣,但总体消费疲软,经济增长处于“超低空飞行”状态。作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经济向好势头有目共睹,也日益受到日本重视。
最后,这也是美国大选背景下日本当权者担心美国政坛巨变,为防止陷于外交困境而采取的预防措施。
三大利好
谈及访问成果与影响,吴寄南认为,这波访问潮将给中日关系带来三大利好。
其一,逐步改善两国关系氛围。
近年来,各种民调显示,日本民众对华亲近感持续低迷。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两国间交流频度、层次“双低”状态有关。增信释疑、改善舆情对于推动两国关系重回正轨非常重要。
其二,推动两国高层开展战略沟通,弥补信任赤字。
在这次密集访华的日本政要中,既有执政党自民党的中坚骨干,也有在野党的资深领袖,更有像自民党总务会长森山裕这样深得岸田倚重的重量级政治家。“日媒评论,森山此行估计会在两国领导人之间传话递信,为高层进一步沟通牵线搭桥。”
其三,秉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针,推动双边关系破障除冰,企稳向好。
此次日本政要访华涉及两国在卫生健康、议会对话、党际交流等领域的合作,这些既是支撑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双方较易取得共识、展开合作的领域,从这些领域入手逐步向政治、外交等领域延伸,有助于解决两国关系的敏感问题。
“水温”几度?
然而,就在日方政要扎堆访华、中日交流趋于活跃之际,一些驱之不去的阴影仍笼罩着中日关系。
本月,日本发布2024年度《防卫白皮书》,声称日本面对二战以来最严峻的安保环境,要通过与“盟国和志同道合的国家进行合作与协调”来应对中国,还提到台湾海峡紧张局势存在升级可能。
上周,日本海上保安厅与台湾“海巡署”举行了自1972年日与台当局“断交”以来的首次联合海上训练。此外,日本还增加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活动,频繁与美、韩、菲等国举行联合军演,甚至还拉上一些北约成员国首次在空中展开联合演练。
如果给中日关系“测温”,现在“水温”有多高?未来是升是降?
“中日关系目前似乎处于微温状态。”吴寄南说,两国关系不可能迅速摆脱岸田内阁亲美疏华路线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岸田内阁并未从战略层面调整对华政策,只是综合考量内外因素后作出的策略性调整。
对于中日关系前景,吴寄南认为,既要保持审慎,又不能失去信心。
一方面,中日关系仍面临诸多变数,包括日本政局不确定性、日本右翼势力多方搅局,特别是在台湾、南海等核心利益问题上挑衅中国,使得双边关系未来仍可能出现反复。
另一方面,中日关系依然具有一定的韧性与稳定性。“中日邦交正常化50多年来,两国间长期交流合作形成的纽带不是轻易就能切断的。”
如果把中日关系比作一艘“航船”,它有“罗盘”(四个政治文件)、“护栏”(危机处理机制)、“压舱石”(经贸、人员往来),可以确保这艘“航船”不至于偏航、颠簸甚至倾覆。
“总体来看,中日关系仍处于爬坡过坎的艰难时刻。”吴寄南说,未来如何走,关键在于日本当局如何选择,能否顺应潮流、人心,回到中日四个政治文件所确定的方向上,将“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政治共识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