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份“一带一路”智库报告发布
6月11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讨会——“共商、共建、共享:中国—中亚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在新疆霍尔果斯市举办。会议由伊犁州人民政府、新疆国际经济文化发展中心、南京大学、伊犁师范大学主办,来自国内外68家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继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联合伊犁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发展研究院于前两届霍尔果斯论坛发布两份报告之后,此次,人大重阳撰写《“一带一路”未来十年:评估与展望》《改革全球债务重组框架,完善“一带一路”债务长效机制》两份研究报告,并联合伊犁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发展研究院共同发布。
会上,伊犁州党委常委、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霍尔果斯市委书记冯卓表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对进一步深化与中亚国家的交流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发展、推动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邹亚军表示,本次研讨交流会为深化中国与欧亚区域多领域、多层次的务实合作、共同发展提供了政策咨询。
伊犁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刘庆华表示,会议研究成果为把伊犁建设成为亚欧黄金通道枢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注入了深厚理论支撑。
《“一带一路”未来十年:评估与展望》回顾了2013年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对中国和世界的改变与影响,展望了“一带一路”未来金色十年及更长久的光明前景。回顾过往,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第一个既有世界战略意义、又有清晰操作路径的全球合作构想;对世界而言,“一带一路”已成为全球发展代名词,不仅有效提升了共建国家的经济,还倒逼发达国家反思调整对“全球南方”的战略,促使其加大对世界欠发达地区的投入。报告认为,尽管共建“一带一路”已取得巨大成就,但长远来看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十年,中国将聚焦“全球南方”的国家发展与民生改善,让世界多数国家人民因共建“一带一路”受益,与世界各国一起走向人类社会更灿烂美好的未来。
《改革全球债务重组框架,完善“一带一路”债务长效机制》指出,对“一带一路”主权债务风险应有客观认识,目前依然有近半数的低收入国家偿债风险较低,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偿债风险不大,而约80%的“一带一路”主权借款投向中等收入国家,因此存量贷款风险可控。2020年以来,“一带一路”投资领域更加绿色,更加多元化、市场化,未来资金融通机遇远大于风险。传统主权债务重组框架存在的问题是存量债务风险形成和过去两三年重组拖延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亟需改革。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债权国,中国应与发达债权国和其他发展中债权国共同协商,深入践行多边主义,互鉴互补,以中国经验智慧引领全球主权债务重组改革,在此基础上根据“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完善主权债务长效机制,报告还提出了七条改革建议。
分会场上,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中国—中亚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研究、新疆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研究和中国—中亚国际教育合作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3个专题开展研讨,议题涉及法律、经济、教育、国际关系等重要领域,为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展开了高水平的对话、交流、研讨。
论坛之外,人大重阳一行还用深度调研了伊宁、霍尔果斯两地尤其是中哈边境经济合作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