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2035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增长将超欧洲 中国新能源出海提速
5月20日,普华永道发布《电动汽车充电市场展望》报告。随着电动汽车日益普及,催生了欧洲和中国对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报告预计,到2035年欧洲和中国将需要超过1.5亿个充电桩和约5.4万个换电站。
到2035年,中国整体汽车保有量增长预计将高于欧洲
中国央视新闻报道,报告显示,轻型车与中重型车长期电动化目标清晰。到2035年,欧洲和中国6吨以下轻型电动车的保有量将达到36%至49%,欧洲和中国6吨以上中重型电动车的保有量将达到22%至26%。在欧洲,电动轻型车和电动中重型车的新车销量渗透率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35年将分别达到96%和62%。在中国,受到双碳目标的推动,到2035年,电动轻型车和电动中重型车的新车销量渗透率预计将分别达到78%和4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中国的应用场景相较欧洲更为清晰。通常情况下,中国的轻型插混车型的电池容量更大,这意味着充电需求相较欧洲更为显著。到2035年,中国整体汽车保有量增长预计将高于欧洲。
普华永道全球汽车行业首席合伙人哈罗德·伟默表示:“目前,欧洲市场主要由中等价位的B级和C级乘用车驱动,并且未来将有更多的新电动车型上市及量产。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价位更实惠的B级和C级车型将会逐渐增多,并被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接受。对于欧洲电动汽车的发展,我们建议行业从四个关键方面入手应对短期变化:1、加速开发和推出价位实惠且选择充足的电动车型;2、降低对剩余价值和二手电动车市场的疑虑;3、加速网络扩张,提高充电的便利性;4、提高包括价格在内的充电用户体验。”
欧洲和中国的充电需求分别为400+太瓦时和780+太瓦时
北京《新京报》报道,报告显示,到2035年,欧洲和中国的充电需求分别为400+太瓦时和780+太瓦时。在欧洲,75%中重型车的充电需求由自建专用场站来满足;而在中国,自建专用场站充电和换电将占据主导地位,到2035年分别覆盖29%和56%的用电需求。有线充电为主流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换电作为一种补充性的补能形式,已在中国的乘用车领域率先应用,并在重卡的应用上具有极大潜力。到2035年,欧洲和中国将需要超过1.5亿个充电桩,和约5.4万个换电站。
电动汽车充电价值链有六大收入来源,即:充电桩硬件,充电桩软件,场地及资产,电力供应,充电相关服务和软件增值服务。实现盈利增长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议程。
报告揭示,可以通过7种方式参与电车充电市场的竞争: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尽可能多的充电设备,并利用智慧营销等功能在资产生命周期内实现安装基础的获利;随着电动汽车充电硬件设备推广程度的不断扩大,在已安装的设备上提高最新软件的渗透率,并关注使用情况和集成定价;通过向充电网络运营商出租场地、利用消费者停车时长、探索共享所有权等模式来创造收入;安装尽可能多的充电桩,并成为客户支持和硬件维护的服务商;随着市场愈加成熟,通过软件集成,从现有参与者及最终用户处获得可持续的收入分成;通过提供完整的充电解决方案,帮助土地所有者变现;确保尽可能多的站点,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力吞吐量,同时保持整个充电网络的电力盈利和服务成本。
普华永道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金军表示:“电动车充电可以应用在更广泛的生态系统中,进一步释放充电的价值。电动汽车充电站将越来越多地与分布式储能和电网结合,未来可以在更广泛的能源网络中进行优化,发掘不断变化的能源灵活性市场。我们将携手充换电行业客户,共同探索如何在快速扩张且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充换电市场中寻求利润增长。”
工信部:四方面优势构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
新华社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何海林20日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持续创新积累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完善配套能力形成的产业链优势、超大市场推动造就的产业规模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要素优势四个方面。
近年来,中国顺应汽车产业变革趋势,统筹技术创新、市场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8.2%和31.8%,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3.8%,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重要力量。
何海林说,中国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综合竞争优势,得益于我们锚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定力、坚持纯电驱动路线不动摇,得益于建立健全高效的工作机制、政企学研密切协同配合,得益于行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创新形成强大内生动力,更得益于全球分工配合和开放合作、形成产业链供应链的国际协同。
他说,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加快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融合发展,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积极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也希望各国企业、研究机构、行业组织在贸易投资、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领域深化交流合作,通过加强政策对话、共同推进重点技术研发、推动自由贸易、促进资源要素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高效运行等,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能源出海速度或将超出预期
香港《文汇报》报道,眼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持续提速,而欧洲市场正是其中的“重头戏”之一。如何更好迎接“出海”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成了不可回避的必答题。
毕马威中国日前分别在深圳、北京和上海举办一系列以“企业出海”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邀请多位毕马威海外成员所的合伙人进行深入洞察,助推相关市场主体实现更高质量“走出去”“引进来”,融汇全球市场。聚焦新能源出海这一市场热点话题,毕马威法国中国业务主管合伙人姜平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事实上,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形势下,中国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海外投资也同步加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风光发电和储能项目,新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零部件生产厂,布局研发、销售和售后服务中心,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对上游锂、钴等矿产资源进行并购投资。
欧洲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的重要市场之一,中国车企也在改变“中国制造、海外销售”的单一贸易形式,逐步在海外当地投资设厂。“中国电动汽车技术领先,产业链完善且产能充沛,产品性价比高,在欧洲市场上非常有竞争力。从目前的情况看,中企在海外投资建厂开始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姜平表示,在法国,中国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早已开始布局,尤其是动力电池。
“鉴于欧洲整体市场庞大,中国电动汽车性价比有优势,中企在欧洲市场还是非常有前景的。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会出海,速度快,规模大,可能都会超出我们的预期。”姜平认为,目前,中国汽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有待提升,鉴于中国电动汽车的先发优势和性价比优势以及欧盟去碳的要求,“我们深信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姜平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进入和发展欧洲市场,中企是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认识并克服包括贸易壁垒,合规成本,文化差异等在内的多种问题,逐渐做到本地化又不失中企的优势,尽量寻求差异化而不是一味的恶性低价竞争,提供一套从销售到融资到售后等一系列的完整方案。
直面市场差异克服水土不服
根据姜平的观察,与中国市场相比,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至少存在五个方面的差异性。
首先在市场的多样性上,欧洲不是一个统一的单一市场,它是由很多不同国家的小市场组成。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法律和政策,其语言、文化、消费习惯和购买能力也都是不一样的。此外,每个国家的电力建设和充电桩这些基础设施的发展程度也是参差不齐。
其次是车型多样性。姜平表示,虽然SUV在欧洲也非常流行,但很多欧洲城市居民还是更加青睐小型汽车。一方面,欧洲消费者长期已经习惯了低耗能的小型燃油车,另一方面,小型汽车也更方便在老旧的欧洲城市市中心行驶和停靠。
第三是客户多样性。在欧洲,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不再购车而是更倾向于长期或短期租赁汽车。很多企业为了提供更多的员工福利,也会长期租赁汽车供员工使用。因此,企业和租赁机构也是一个庞大的汽车消费群体,其诉求和需要也会不一样。
第四是消费理念不同。姜平告诉记者,从消费理念来看,欧洲消费者更加理性,汽车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是出行方式之一。但仅以低价是无法取胜的,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对产品质量的信任、对性价比的要求和对ESG(尤其环保)的重视,才是最终选择的理由。此外,很多消费者喜欢做“减法”,即去掉一些昂贵且不必要的选项,注重安全和实用性,喜欢简单便利。而客户对后期的保养维护和二手市场也非常重视。
最后一点就是欧洲市场整体监管严格,合规成本高,对新进入者的壁垒相对较高。速度也会略微缓慢。
面对不同市场的差异性,如何尽量克服水土不服?对此,姜平也给出了三条具体的建议,包括团队本地化,适当放权;尊重文化差异,但又需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而不失本色;同时重视合规,尽量多使用外部专业咨询机构的协助避免在海外市场“踩坑”。
在提升全球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上,姜平提出,为了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车企需要换位思考,以欧美消费者的角度和消费理念,捕捉品牌认同点和共鸣。同时也要回归本质,做好产品以及整套销售融资售后方案,真正的留住客户,通过口碑传播带来更多的新客户。